东营“国学热”持续升温 千余名市民自愿报名学习

2015-03-31 08:36:00    作者:张靖 张小杰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国学经典;国学热;孩子;论语;家风
[提要]最难的时候,张栋办的润谦国学堂只有两个孩子。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家风”系列报道,让张栋深有感触,能让孩子来读经的,大部分家长也是关注国学的人,这就是“家风”的重要作用。

 

  大众网东营3月31日讯 最难的时候,张栋办的润谦国学堂只有两个孩子。那个周末,一个孩子回了姥姥家,一个孩子告病请假。他觉得自己没有勇气进讲堂了,但最终,还是去了,自己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站着,高声朗读了一上午的《论语》。

  3月28日,黄河影剧院举办第二十一届东营道德教育大讲堂大型公益活动,共吸引了千余名市民自愿报名参加,盛况空前。很显然,东营的“国学热”已颇有温度。张栋说,他很欣慰看到这个“盛况”,“即使有些虚热,也总是热起来了啊。”

  一个人的国学梦

  罩一件简单的灰色传统短衫,语气低缓有力,言谈间因思索常有中断,不住的道歉自己来晚了。见到张栋,会使人感觉到时间慢了下来,很愿意听他聊聊天。

  2009年7月,张栋大学毕业已四年。让周围人想不到的是,他突然辞了自己的工作,在安慧文化城租了房子办起了国学班。当时他手里仅有15000元存款。花了3000块钱出去学习,7000块钱租了房子,2000块钱买的课桌椅,1000块钱置办了教材和宣传材料。

  “从大学我就开始读国学经典如《老子》、《论语》等,它们一直在我脑子里转,但我不懂。工作之后,我越来越觉得生活不应该只是赚钱与享受,应该还有些别的价值要追求。”张栋谈起自己辞职的原因轻描淡写地说。如今,他提倡素食,“除去应酬,晚饭只喝点稀饭。”

  转行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年,他一共招到7个学生,有一个是朋友的孩子,不收钱,其他6个孩子一学期(半年)700元,半年挣4200元钱,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招不到学生,让我处境很艰难。”张栋回忆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班里只剩两个孩子。一个回了姥姥家,另外一个周末生病请假不能来。“我真不知道那天我还有没有必要去,但我还是咬着牙去了,一个人读了一上午经书,那一刻我意识到经是读给自己的,而不是其他人。”

  半年之后,张栋支撑不住了,他不得不为了生活,重新上班。但他开始在周末做公益国学讲堂。“孩子像细胞。有一个孩子变好,周围的孩子也变好;有一个孩子变坏,其他孩子也受影响。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张栋持着这样一个信念做公益做得不亦乐乎,接近四年的时间,学生从个位数增长到60多个。

  可是,公益讲堂又遇到了新问题。几十个学生的管理成了麻烦,安全问题、老师问题、教室问题……2013年下半年,在一些家长的主动要求下,张栋决定收费,每人每年一千多元,分了四个班,报名的有三四十个学生,请了五位老师。2015年在诵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书法课、围棋课、践行弟子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提升孩子的道德修养和训练孩子的意志力、专注力,每个孩子的费用价格在每年两千多元。“除去成本,也就刚能维持生活。但这是对我的肯定,说明这五年我做了一件对的事情,虽然慢,但方向是对的。”张栋略显轻松地说。

  一座城的国学热

  3月28日上午8点,黄河影剧院门前已经排起了几路长队。在进黄河影剧院的台阶上,每隔几个台阶就有一位穿着唐装的迎宾在微笑行礼,离她们不远处的音响里传出《弟子规》的内容,不少市民在跟着小声背诵。

  “里面的人已经很满了,我们正在抓紧加座位。”该活动的一位负责人说。记者好不容易挤进影剧院发现,无论是过道还是走廊,全都加塞了座位,每个座位上的人都已经准备好纸笔准备做这个讲座的笔记。过道上有工作人员一直举着“静”的牌子来回走,每一个来到这个场合的市民都像受到一种暗示,不随意说话。

  “我们五个人是一起报名来的,关注国学有五六年了,传统文化中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佛学,陈大惠先生的视频我们经常在一起研究。”50岁的孙桂香说,学习国学让她重新领悟了许多东西。“在对待父母亲人,在做人处事上,我都平和了很多。”

  八点半讲堂正式开讲以后,现场仍有一二百名市民无法进入会场,只能在门口台阶处排队坐下来看直播车上的同步直播。两三个小时的讲座,他们不少人一直在台阶上坐到结束。

  “一千多名市民都是自愿参加,这真算得上一件盛事了。真善美是任何时候任何人所向往的,这也是习主席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这么多市民来聆听学习,说明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此次大讲堂的负责人如是说。

  国学精神的传承课题

  3月28日那天,黄河影剧院的国学讲堂张栋本来已经到会场了,看到很多人没有位置坐,主动让了出来,“这个课我之前听过,很好,所以让给没听过的朋友。”

  “这么多人关注国学是个好事情。现在有人说国学存在虚热,但是虚热也是热,先热起来是好的。”张栋的观点很乐观,人们先去关注它,一开始也可能是附庸风雅,可能是寻找简单的精神寄托,但是关注多了就会回归理性。

  “孩子们读国学并不一定能读懂,但是他们先接触一下,等到他们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也许就会懂一些,长大工作以后这些经典中的道理就来指导他们的工作和人生,一直到老。关键是要从小先去认可国学。”一位在让孩子读经的家长说,她自己也断断续续读了三四年国学了,一开始也只是好奇,现在就有点能静下心来,理解得深一些,并且希望孩子能传承国学。

  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家风”系列报道,让张栋深有感触,能让孩子来读经的,大部分家长也是关注国学的人,这就是“家风”的重要作用。

  14岁的于君洋在黄河影剧院听国学显得很特别。“我爷爷思想很传统,懂得可多了,在家里不让我们穿白衣服,还让我文静一些,这让我对国学很感兴趣。但我在学校也很活泼,你看一般很文静的女孩不愿回答你的问题,但我挺喜欢回答你的问题的。”于君洋笑着说。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