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10:45:00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8月31日讯 (通讯员 李丽艳 王磊)近日,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使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成功救治命悬一线的脾破裂患者。
家住寿光的张先生在工作过程中腹部不慎受到挤压,并迅速出现四肢发冷、烦躁不安等休克表现。急诊入院后医生经过紧急查体和辅助检查,最终诊断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脾破裂,需立刻手术治疗。
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并协调全院精干力量组织抢救,患者经绿色通道直接送入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剖腹探查的情况不容乐观,腹腔内有大量鲜红色积血,证明仍有活动性的出血。经过评估,出血量高达2500毫升,相当于正常成人体内一半的血量。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挽救生命。但血库传来库存血不足的消息,考虑到从交叉配血、处理血制品到输注到患者体内,消耗时间太长,麻醉科果断作出“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治疗方案,迅速连接好自体血回输管路。
手术过程中大量鲜红色不凝血涌出,麻醉科利用自体血回输机将从腹腔吸引出的血液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共回收自体血九罐,共计2250毫升,直接输入至患者体内。有了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保驾护航,患者术中血压一直平稳保持在110/60左右的水平。整个手术过程平稳顺利,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据普外二科主任盖俊华介绍,自体血的处理过程是术野的血液经过40微米滤网的过滤,一些手术视野中的肌肉纤维、脂肪颗粒、骨渣等较大颗粒被过滤掉。经过过滤的血液接下来经过离心清洗,一些破碎的细胞碎片被清洗掉,98%的抗凝所使用的肝素也被清洗掉。与库存血相比,最终处理好的自体血呈鲜红色,红细胞压积在50%以上,具有较强的携氧能力;因为血液是患者自身的血液,无需交叉配血,不存在溶血反应的可能性,避免人为配血、核对血型造成的失误;没有异体输血病毒感染的危险;同时降低了异体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在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还可节省大量的输血费用,该例患者就节省了一万余元的输血费用。这些都使大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的自体血回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血库血液紧缺问题,对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大意义。这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该院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