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每四人中就有一个人吸烟!公厕成吸烟重灾区

2016-09-01 08:18:00    作者:黄海霞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戒烟;重灾区;东营市;控烟;流行现状
[提要]8月25-26日,全省无烟环境倡导能力建设与媒体动员培训班在威海开班,我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在戒烟门诊,吸烟者各个年龄段均有,以中年人咨询戒烟的居多,对此,张德勇主任表示,“控烟最棘手的还是年轻吸烟群体,特别是学生群体,几乎没有主动戒烟的。

  8月25-26日,全省无烟环境倡导能力建设与媒体动员培训班在威海开班,东营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依照近两年内我市开展的居民烟草流行调查数据显示,东营居民的吸烟率为25.03%,吸烟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农村吸烟率要高于城市。调查中,记者发现,随着戒烟宣教活动的开展,以及相关吸烟危害知识的普及,各方面控烟成果显著,但对于受被动吸烟影响较大的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依然十分严峻。

  公共场所洗手间成吸烟“重灾区”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记者调查发现,在多数公共场合大厅、电梯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禁烟成效较好,而相对冷清、隐蔽的诸如步行梯、洗手间等地方,即便显眼处都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却仍有不少吸烟者不受约束。

  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开始创建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先后荣获过“2012年度省级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及“2013年度东营市无烟单位”称号,为严禁病人或家属在医院室内吸烟,建设了3处室外吸烟区。提及目前医院控烟现状,医务社会工作科科长周曰莲告诉记者:整体的禁烟效果明显,但要实现楼内,特别是相对隐蔽的步行梯彻底禁烟还存有较大难度。“由于出入医院的人群流动性大,又暂时没有禁烟的奖罚措施,只能以劝导为主,多数人会配合,但也有少数会打“游击战”。

  我市一家商场内负责洗手间卫生清洁的人员透露,商场内也一律不允许吸烟,但工作人员或消费者会选择到公共洗手间内吸烟。“经常会清扫出很多烟头,有的是扔在垃圾桶内,有的则直接丢在便池里、墙角处,厕所门上也经常发现烟灰痕迹。”

  同样面临着室内禁烟难的还有餐饮行业。尤其在一些私人小型餐饮店面内,即便张贴禁烟标识,但约束性不大,消费者在店内吸烟,营业人员也很少主动劝导,而规模较大的连锁型快餐店吸烟现象则相对较少。

  上半年卷烟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9%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根据近两年内有关居民烟草流行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居民吸烟率为25.03%。其中,农村居民吸烟率为33.05%,高于城市居民9.99%。吸烟者主要以男性为主。

  依照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提供的有关数据来看,近两年来,我市卷烟销售量有所减少。2015年全年我市卷烟销售量为8.37万箱,较2014年全年减少了1.36万箱,但所贡献的税金却上涨了0.62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市卷烟销售量为3.78万箱,相比2015年下降了9%。受多方因素影响,卷烟销售量相对减少,但这并不能代表吸烟人群减少了,应是个体需求量有所减少。”工作人员表示。

  据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崔向东介绍,8月25-26日,省疾控中心组织开展全省无烟环境倡导能力建设与媒体动员培训班,我市疾控中心两位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中也收获了许多有关控烟的先进经验,将进行总结汇报,好的经验将应用于我市控烟工作中。另外,自今年5月开始,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筑工地烟草流行现状调查,截至目前,全市3区2县共调查12个建筑工地,调查621人。调查的全部信息已输入数据库,将由省级专家统一汇总、分析,并撰写报告。此项调查,可以进一步掌握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较密集的场所的烟草流行现状,为今后开展烟草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和推动我市的控烟、禁烟工作。

  戒烟门诊主动戒烟者增多

  随着近年来我市无烟单位的陆续创建,以及二手烟危害的知识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广大居民的戒烟自觉性。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德勇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控烟门诊接到的主动咨询戒烟的病号比往年增加了一倍。“戒烟的意识提高了,但要想彻底戒烟还是有难度。单纯靠意志力实现戒烟的非常少,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帮助吸烟者彻底戒烟,这也导致不少吸烟者反复戒烟,却多次复吸。”

  张德勇介绍,现在,主动到戒烟门诊进行戒烟咨询的多了,不少是因病需要控烟帮助。通过医院戒烟宣教活动的开展,对帮助病人戒烟的成效显现,据目前住院病人有戒烟需求情况来看,病人中主动戒烟的发生率达30%-50%。“现在,医院与北京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建立医联体,这家医院的控烟门诊做得非常好,这会对日后帮助东营病人控烟汲取到更多经验。”

  在戒烟门诊,吸烟者各个年龄段均有,以中年人咨询戒烟的居多,对此,张德勇主任表示,“控烟最棘手的还是年轻吸烟群体,特别是学生群体,几乎没有主动戒烟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