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猜测中国研制隐形轰炸机 作战半径2000英里

2013-06-13 09:27: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轰炸机 作战半径 米格31 隐形战斗机 外媒
[提要]应当指出的是,据报道,早些时候有关中国正出资组建一支由俄罗斯设计的图-22M超音速轰炸机组成的机队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就算中国在今后几年把一架隐形轰炸机送上天,距离它拥有一支有效的作战编队仍需时日。

  网传中国隐身轰炸机开始研制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6月11日文章】题:这是中国隐形轰炸机的新设计方案吗?(作者约翰·里德)

  你所看到的是一些人猜测的中国隐形轰炸机的新设计方案。或许它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但是这些中国模型历来都会转变为真正的飞机。如果这次也是这样,那么当心了。因为它可能会让中国人非常非常深地渗入敌方地盘,而对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袭击了他们。

  别忘了,与中国歼-31隐形战斗机以及“利剑”隐形无人机极其相似的模型在展览会上亮相不到两年,这两款飞机的全尺寸模型就于去年露面。

  几种机型的混合体

  最新的这一款隐形轰炸机像是以下几种机型的混合体:俄罗斯设计的PAK DA隐形轰炸机模型、该国的苏霍伊T-50飞机,以及美国诺思罗普飞机公司设计的YF-23“黑寡妇”战斗机原型机。

  中国的这样一款飞机会有什么用途呢?它有可能是一款渗透性的轰炸机,能够躲过敌人的雷达并用巡航导弹攻击敌方基地与舰只,从而达到使敌人远离中国海岸的目的。有人曾猜测中国的歼-20飞机(它的体型对于战斗机来说十分庞大)就是作这个用途的,它和F-111“土豚”战斗机或F-15E“攻击鹰”战斗机类似。

  但是,我们看到歼-20飞机携带空对空导弹进行试飞,这说明它可能是一款高速截击机,与苏联的米格-25“狐蝠”截击机以及米格31“捕狐犬”截击机类似,用于击落逼近的轰炸机。

  中国网上论坛声称,新设计的隐形轰炸机可能身长91英尺(约合28米),翼展72英尺(约合22米)。这比美国和俄罗斯的所有战略轰炸机型(比如B-1“枪骑兵”轰炸机或者图22M轰炸机)都小,但是比美国的F-15E战斗机略大。据传,该机型的作战半径将近2000英里。

  应当指出的是,据报道,早些时候有关中国正出资组建一支由俄罗斯设计的图-22M超音速轰炸机组成的机队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中国军方官员甚至曾说,购买图22M这样设计于上世纪70年代的飞机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美国的雷达能够侦测到从很远地方飞来的这些飞机。这可能是在暗示,人民解放军海军或空军已经认识到必须拥有可以阻止敌人靠近的隐形轰炸机。

  研发部署花费巨大研发并部署一支有效的轰炸机部队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不止是制造和购买隐形飞机的成本。中国人将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支持网络,包括维修保养人员、能够停放飞机的基地设施、一支大型空中加油编队,并且必须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飞机--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

  有趣的是,根据上述的新设计方案,其引擎排气口似乎是方形的--这比中国当前隐形飞机上所用的传统的圆形排气口隐形效果更好。这可能预示着中国在飞机引擎设计这一极富挑战性的领域正在取得进步。它同样可能说明,中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拥有研发这种飞机所需的技术知识。当前的报道指出,中国在引擎制造方面仍然前路漫漫。

  形成战力仍需时日这里的图片可能只是一个模型。即便它是真的,也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组建一支有威力的轰炸机编队。

  从事航空业咨询的蒂尔集团公司的副总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说:“机身模型和设计图在互联网上确实受欢迎。但现实世界不太看重这些。画出概念图和制造并试飞一款机型截然不同,更不用说投产了。

  但最重要的是,航空界越来越看重飞机的内在。就算中国生产了这款飞机,如果它必须使用中国的引擎和系统,并且使用现有技术,那我不能肯定这有很大的意义。这在未来至少几十年都有点勉为其难。”

  这项任务所需的大量投资对中国军队来说或许太多了。阿布拉菲亚说:“除非中国军事预算以几近崩溃的速度增长,否则这样一项任务很可能将影响其他的设备采购以及系统研发要务,包括其他比较另类和不对称性较强的项目。”

  就算中国在今后几年把一架隐形轰炸机送上天,距离它拥有一支有效的作战编队仍需时日。不过,北京并不惧怕开展复杂的战略武器项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它的航母编队建设,这是又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建造、维护并学习如何有效使用的战略武器系统。

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