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生态保护修复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2022-03-15 18:2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苟金铃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苟金铃 东营报道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广袤、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位高,生态脆弱。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340余万亩,居全省首位,许多区域次生盐渍化严重,一些原始生态区域甚至农耕区退化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斑块。

  而斑块的生态修复成为了当地群众的愁事、难事,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注,一直以来采取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面对这样的形势,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盐碱地改良和利用作为长远性生态产业投资项目来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持续发展。

  2012年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开始进行长期探索,承包多块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恢复自然林草植被,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循环林下经济,打造以适度猪羊养殖为主线、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复合产业体系,形成全产业链循环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保护修复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林场实现盐碱地生态修复

  润松农业在2012年从石油环保行业转型为林业企业。9年间投资3亿余元,从建设生态公益林场开始,由当初600亩的小林场拓展成了四个林场,包括垦利区胜坨南展区林场、西宋红旗滩林场和河口区义和林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胜利生态林场,共计1万余亩的林业综合企业。

  生态修复过程中,润松农业尽力保留原本地形地貌,不进行大规模工程措施,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原有自然生态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微型改良。同时,在适地适树方面,选择耐盐树种构建盐碱地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林草种类包括白蜡、榆树、国槐、柳树、柽柳、板蓝根等。在灌溉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沙土地灌溉节水办法,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一系列关键问题得到解决。

  根据每个林场的地质状况,润松农业在水土条件微改善基础上,封育一部分自然林草地,野生甘蒙柽柳、丛生柳以及野大豆、罗布麻等原生植物品种形成自然群落,既保留大量种植资源,也与人工造林形成和谐共生系统,丰富了自然景观。通过多年来努力,四处生态林场建成了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飞禽走兽多见,并基本保留黄河三角洲原始地貌特点的生态恢复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鸟类和野生动物的家园。

  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开发林下复合绿色产业体系

  生态林场建成了,环境改善了,如何将良好生态环境转变为经济效益,支撑林场可持续发展?

  润松农业建场之初主要收入是出售部分耐盐苗木,但这种“种树卖树”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润松农业便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途径,利用林场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下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并以此为主线、多产业并举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悉,共培植了六个产业链:猪、羊生态养殖产业;禽类养殖产业;中药材种植及其配方饲料产业;优质玉米、大豆、小麦部分作物种植产业;赤松茸等林下菌类种植;林地生态文旅和食品加工产业。润松农业以生态养殖产业为主链,把林地分割成为不同生产单元,畜禽养殖按照林地生态承载量、经济管理规模、基础设施合理配套的原则,设置“家庭牧场”单元,穿插分布于广阔林地之间,开展生态养殖。

  “这里面的畜禽是自由自在生存、生长的,吃的是林地就地种植的作物和中草药配方饲料,明显提升畜禽自然抵抗力。养殖粪便等废弃物,不需要单独处理,而是被生态体系自行消纳。枝条和作物秸秆等林地废弃物粉碎做基质种植菌类,既能增加收入,还能增加盐碱地有机质、土壤菌群,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后的土壤又可以种植中草药和作物,这些作物由于盐碱地特有的盐胁迫性,使得营养更丰富,风味极佳。从而形成了“种、养、加”配套、一二三产融合的盐碱地立体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润松农业负责人介绍道。

  以黄河口生态特色品牌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模式

  润松农业将养出的“小欢猪”通过外协公司合作,开发出猪肉、熟食、肉酱、包子、馄饨等一系列产品,打造润松“小欢猪”品牌,培植产业链。当前,“小欢猪”品牌已经成为东营本地知名农产品品牌,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走进东营本地各大商超和餐饮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板蓝根鸡”“板蓝根鸡蛋”等畜禽成为热销产品,据了解这是以板蓝根饲料喂养的畜禽类产品,由于生态养殖不含抗生素,品质好、口感好,价值是普通鸡蛋的四倍。林下赤松茸基地成为采摘热点,也初步形成了品牌。这些食品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在园区采摘价格是普通赤松茸的三倍,年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在文旅方面,润松基地开发市民和外地游客观光游、中小学生研学游等项目,形成了当地近郊游的热门景点,还吸引了大批科技工作者、园林工作者来此科研,每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在生态产业培育的同时,润松农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探索与周边农村合作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建立健全“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五统一”的生态产品生产销售合作机制,吸引周边农民参与进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企业做两端,老百姓做中间”的办法,企业做科技研发和终端销售,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园区建设,农户负责种植、养殖管理,农户生产的生态产品由企业统一收储、加工和销售,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赢。“我们跟企业由原先的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既解决了大家的就业问题,又提高了积极性。”当地的一名老百姓高兴地说道。

  截至目前,已提供当地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每年向村集体缴纳土地承包租金600余万元。

  盐碱地生态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园区发展

  润松农业紧密联系大学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自主研发,在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开展集成创新。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中科院联合设立“润松博士工作站”,与省林科院共同成立产业联盟,与省农科院共同建立黄河三角洲林下中草药材示范园区,促进林药融合产业发展。企业在许多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专有技术体系:一是耐盐植物选育、大面积推广种植技术。二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微改良技术体系,利用有机硅改性肥、生物基炭肥,结合有机质作为辅料,改善土壤的持水力、透气性,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有力的栖息场所,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三是中药材饲料配方技术体系,以及绿色治虫、防疫治病技术等。

  生态保护修复促产业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润松农业工作成效显著,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生态产品,为发展生态可持续绿色产业提供了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点。

  1万余亩的盐碱地生态退化区,通过9年修复,构建了生机盎然的黄河三角洲特色生态系统,经测定,周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浅层地下水得到一定净化、含盐量减少,土壤得到明显改善,形成林地植被景观,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有效提升了生态固碳能力。同时,为“无废城市”创建提供支持,产业链中所有产物都作为资源循环利用,土地、水、空气等自然资源得到最为节约高效的利用,并实现自然净化。润松农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林下种养基质,不仅可以全部消化畜禽粪便、生产废弃物,还可以收集消纳周围城市绿化植被废弃物、荒地野生植被、农田作物秸秆等,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东营市拥有340余万亩盐碱地,正在探索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以耐盐产业为主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润松农业在这个案例中,进行盐碱地微改良发展绿色产业,为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综合利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可复制的模式。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据了解,这个案例中,在企业自身发展基础上,现已带动周边10万余亩的盐碱地生态经济转化,带动周边15个村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6万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50%左右,实现年均增长7%以上。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很好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