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母亲照顾脑瘫养女28年:指望她叫一声娘

2013-05-31 09:51:00    作者:任增亮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张立花 任光柱 脑瘫 养女 住院
[提要][提要]28年前,滨州市张立花、任光柱夫妇在明知要收养的孩子有病的情况下,不顾亲朋的阻拦,毅然将患有脑瘫的养女抱回了家。”  一听到孩子没死的消息,任光柱和张立花心急火燎地坐上了赶往江苏的公共汽车。
关键词: 张立花;任光柱;脑瘫;住院;孩子吃
[提要]28年前,滨州市张立花、任光柱夫妇在明知要收养的孩子有病的情况下,不顾亲朋的阻拦,毅然将患有脑瘫的养女抱回了家。”一听到孩子没死的消息,任光柱和张立花心急火燎地坐上了赶往江苏的公共汽车。

  28年前,滨州市张立花、任光柱夫妇在明知要收养的孩子有病的情况下,不顾亲朋的阻拦,毅然将患有脑瘫的养女抱回了家。

  28年来,张立花照顾脑瘫女儿的穿衣、吃饭、睡觉,没有在娘家住过一晚上。

  28年来,任光柱每次赶大集为了能让女儿趁热吃上肉包子,都骑自行车急匆匆地往家赶。

  2007年张立花患脑血栓先后两次住院17天,这也是二十多年来她没守在女儿身边的17天,当她从医院归来,以前花白的头发竟一下全白了,满头竟然找不出半根黑发。

  在与张立花交流时,她的眼神显得有些游离,只有视线落到躺在床上的女儿身上时,才变得光亮慈祥。“只要我们活一天,我们就不会让孩子受一点罪。”这是整个采访当中,任光柱与张立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早就该报道报道他俩口子了,他们心地太好了。要不这个孩子早活不了了。”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任马村的任玉柱说。“28年啦,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要是块铁,也早就磨明了。”

  任光柱家的小四合院与周围高大的新房看起来有些不协调,但是院子里收拾得特别整洁,连烧火的柴火都摆放的整整齐齐。由于缺钱,任光柱家的六间正房,西边三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盖的土坏房,东边三间后来加盖的小砖房。当得知我们是来采访他时,他连说:“没啥、没啥,都是当爹娘应该做的。”

  义无反顾照顾脑瘫养女吃喝拉撒28年

  俗话说养儿防老。1985年膝下无儿女的任光柱、张立花夫妇决定到南方领养一个女儿。就在他们抱着孩子刚要返回滨州的时候,孩子生病住进了医院。

  “医生当时就说孩子得了重病不行了,不让在医院等了。”邻居任光志说。“过了几天江苏又发来电报,说孩子得了脑瘫。如果家长愿意的话可以把孩子接回来。”

  一听到孩子没死的消息,任光柱和张立花心急火燎地坐上了赶往江苏的公共汽车。

  “当时有人劝我,说孩子得了脑瘫,就是抱回来也是个残废,一辈子下不来炕。”任光柱说。“当时我就跟素贞她妈说,咱给她当一天爹娘,只要孩子还活着我们就不能撒手不管。她要是真瘫了、傻了,我们就养她一辈子。”

  孩子接回来后,任光柱给她起名素贞。由于患有脑瘫,素贞不但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不能坐立,手脚都变形向里扣扣着。所有的意愿只能通过眼神和嗯、哭来表达。

  “自从孩子来到这里,素贞她娘一点屈也没让孩子受着。冬天围在炉子旁,夏天不是在树下边就在电扇下。”邻居张奶奶说。“整天把素贞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抱着她在街上和孩子们玩,一直抱到十四、五岁抱不动了。”

  每当看见放学回家的孩子,张立花就对小素贞念叨“等俺贞长大了,病好了,咱也骑着车子去上学。”

  随着小素贞年龄的增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手脚严重变形。张立花也逐渐接受孩子不能站起来,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一辈子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实,只盼望着孩子少生病。

  “俺贞从小吃饭、喝水、穿衣、睡觉都离不开俺老俩。俺俩就是她的嘴、她的腿。”张立花说。“她现在就是喘气离了俺俩能行。”

  自1985年把生病的养女抱回来,张立花就没再下过地。 全家十多亩的责任田全由任光柱一个人起早贪黑地种。长期的劳累加上营养不良,61岁的任光柱多年来体重都没有超过100斤。有时真忙不过来,宁可请亲戚帮忙,也不让张立花下地。张立花的娘家离任马村不到3里地,她一年回不了两趟娘家。28年来,没在娘家住过一个晚上。

  每次赶集不忘给养女买肉包子

  “每集他都花6块钱给孩子买10个肉馅包子。”秦皇台大集的包子铺姓胡的老板说。“这样的父母天底下难找,就是自己亲生的,能做到这样的也不多。”

  “咱这里比较偏辟,买生活品主要就是赶大集。拴柱(任光柱的小名)都问素贞,咱买肉包子?买桔子?是素贞愿意吃的她就点头,平时看电视也是这样。”任玉柱说。“上一集俺俩一块赶集,拴柱一共花了三十多块钱。光给素贞就买了十块钱的桔子、六块钱的包子、五块钱的软柿子。每集这六块钱的包子,啥时候也定了的。买回来老俩一个也不舍得吃,哪怕剩下一点了,下一顿馏馏再让孩子吃。”

  由于孩子只会咽不会嚼,只能吃松软的食物。平时张立花蒸馒头都给孩子蒸几个包子,让她既当饭又当菜。有时候买点肉炖了以后都是老俩嚼着给孩子吃。

  任光柱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方,但是老俩口一年到头基本上不买菜,只吃自家院子里和地里种的菜。为了省钱,任光柱抽烟都是自己卷,买盒卷烟只有家里来人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以前任光柱出河工时,十来天的活他要中间回家二、三趟,一来是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二来回家看看孩子。

  张立花明白女儿的每一个眼神

  “我们这么多年也算没白疼这个孩子。只要一刮风下雨,素贞一看不见她爸爸她就哭,她虽然不会说,我知道她光怕她爸爸淋着。”张立花说。“每次她爸爸回来换上衣服,把她抱在怀里,喝上大半暖壶水,她才不哭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任光柱全家人都十分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每天电视里演天气预报的时候,任素贞看电视也特别老实,从来不闹。

  现在任光柱、张立花夫妇明白素贞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啊、嗯是同意,伸手、伸脚是反对,哭是受委屈,扭头是生气,扭动身子是小便……

  28年来,正是依靠这些特殊的动作,让张立花走进了女儿的内心世界。任光柱和张立花已熟悉女儿的每一个眼神,孩子一个动作,明白女儿想看哪个电视剧,明白女儿想吃苹果还是香焦……

  “你看一有生人来,她就转过脸去。她知道见了生人害羞。”张立花正说着任素贞发出了几声类似哼的声音。“她这是不让我说她。”

  “说实话有这么个孩子不愁的得慌是假的,有时候我一进家门心里就满满的。可是一想到孩子看见我淋湿了哭的样子,我觉得心里暖暖的,这些年受的累也值了。”任光柱说。“以前我们看到一起领来的孩子结婚生子,我们眼热。现在我们就盼着素贞少长病,每天能高高兴兴地。”

  住了17天院张立花急白了头

  由于长期的劳累2007年张立花先后两次因脑血栓住进了医院。

  “素贞她妈两次住院,都是她妹妹守的她。我都没去,我要是去医院了,素贞在家里不让别人碰。”任光柱说。“她妈一住院,她好像也明白一点。去不了医院,我心里也是着急。她看见我抹眼,也是不大吃东西。10天俺爷俩吃了八个馒头。”

  “老伴、老伴。她真生病的时候,我却不能守着她。”说着任光柱又落了眼泪。张立花生病,任光柱在家里着急,张立花在院里也急着回家。第一次住院,因为担心家里没等治彻底便出院了。二十多年了,这是张立花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等她第二次住进医院不到一周的时间,她花白的头发一下子全白了,竟找不出半根黑发。2013年春节,在人们的劝说下,张立花把头发染成了黑色。但时间不长新长出的头发,与染过的形成了一道明显的分界线。

  “我们听说好几个得这病的孩子都不如素贞长命,那可都是孩子的亲爹娘。”邻居任光奎说。“他们两口子对素贞比对个人的亲生骨肉都亲。这个孩子能到他们家里,真是有福。”

  28年来没指望养女能她叫一声娘

  “有人说反正素贞也治不好了,这么大了连声娘也不会叫。让我们把素贞送到福利院。说实话,这么多年了,我还真舍不得。有时候整天守着她愁得慌,可是只要一天看不见她心里就没着没落的。”张立花说。“我和她爸都想好了。从素贞被抱回来的那天起,我们就没想让她替我们做什么。28年啦,我就没指望她能叫一声娘。”

  自从上次住院以后,张立花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语言和行动上明显的有些呆滞,再也抱不动已经28岁的任素贞。任光柱也怕张立花再摔倒,不敢再让她抱女儿。这样抱女儿上厕所的任务也就落在任光柱一个人身上。

  “今年我就再把沟沿上的那地承包给别人,光种村东那块地。这块地离家近,不把孩子先弄好我不敢离开。万一我走之前她没拉没尿,怎么办?”任光柱说。“这样我也少拖累亲戚们点。虽说少收入了一点,只要我们仔细点。也够我们一家人生活了。”

  任光柱的善举也得了乡亲们的支持,邻居们只要看到他们家有活都会主动过来搭把手。乡政府里也给任素贞办了低保和残疾证,每月也都有一块补助。

  采访临近结束,任光柱拉住我们的手说:“素贞能活到现多亏了社会好,多亏了乡亲们。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能动弹就不会让孩子受半点委屈。这就是爹娘债。我们真不动了,她再受罪我们也管不了啦。只要我们能动弹就不会让孩子受罪。”

  在采访归来的路上,我眼前浮现出张立花抱着小素贞在大街上边走边与孩子聊天的情景;浮现出张立花给孩子喂水、喂饭的情景;浮现张立花在医院一夜间急白了头的情景……,这就是娘,这就是一个为脑瘫患儿操劳了一辈子毫无索取的白发亲娘。

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