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0 08:58: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通过打造集团化发展模式,山东师范大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由单纯“输出优质师资”向复合式“输出教育模式”转化
□ 本 报 记 者 王 原
本报通讯员 贾海宁 昌兵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印发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件:整合旗下附中、附小等相关资源并全面配套,成立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集中优势力量打造职业教师培养体系,完善专业化培养模式。据悉,该集团将于4月2日正式揭牌。
作为我省唯一具备“幼儿园—小学—中学”和“普通本科—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完整培养体系的省属重点高校,山东师范大学及其下辖的3所中小学在全省有着很高知名度。基础教育集团的成立,将给我省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带来哪些变革,这在业内引起很大关注。
“师范乃教育之母机,我们正全面推进师范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环节的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为推动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支撑。”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表示。
师范生上不了讲台的尴尬
“现在的师范专业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时还上不了讲台。教学技能差,动手能力不强,这是不少人对师范毕业生的看法。”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集团理事长张文新说。
“过去济南师范学校毕业生,反而比一些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抢手。因为给学生上课是门‘技术活’,实践性极强。很多师范生不会写粉笔字、说普通话,不能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不知道如何用适合青少年的语言讲课……”张文新遗憾地说。
为了让自己的毕业生走出这种尴尬,山东师范大学进行了颇多尝试。在此之前,通过集团化运作,山东师范大学与莱阳、莱西等地教育部门合作,创建了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双方在创新实验区内遴选建设了一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构建了“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学实习-教学研习”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即将成为山师附中教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海晴,春节后和同学们分别来到莱阳九中、文峰中学,莱西一中实习。谈起此次实习经历,她深有感触:“以前到了实习学校,学校因为有考核压力,很少有机会上讲台,顶多做些批作业等辅助性工作。这次,刚到学校负责的导师就让我们做好第二天上讲台的准备,每个人都得过筛子,反复进行多次。”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苗禾鸣表示,下一步,基础教育集团学校将成为山东师范大学学生的重要实习基地。此外,集团学校新进教师也都要在总校培养锻炼1-2年之后,再分配至分校工作。这不仅让年轻教师得到锤炼和提升,也保证了学校优秀文化传承。
“通过打造集团化发展模式,山东师范大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由单纯的‘输出优质师资’向复合式‘输出教育模式’转化,为师范生搭建更多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张文新介绍说。
“校内编”“自主聘”打破统招壁垒
基础教育集团的建立,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对于公办学校办学机制的突破和创新。公办学校管理、用人等机制“框子”较多,而打破编制、身份界限,实行公司制运作,是集团化应有之义。
山师附小教育联盟合作办学的成功尝试,为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建立奠定基础,也提供了借鉴。
李军华是山东师范大学2014届应届毕业生,3月28日,她见到记者时,手里拿着一份企业的录用通知单正左右为难,“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小学教师,但是学校统一招聘时间太晚,现在这家企业如果不尽快签约就会错过,真是很纠结。”
李军华遇到的问题,不少师范毕业生也曾遇到。“以前招聘教师自主权都在学校,我们到师范大学去选人才,只要面试、试讲通过了,我们就可以拍板定下。”一位中学负责人感慨,“现在实行逢进必考,所有的教师都要经过人事部门考试,我们看好的人未必能考进来,进来的人又未必上得了讲台。”此外,统一招考时间也滞后于企业招聘时间,让很多优秀的师范类毕业生与教师梦失之交臂。
“近年来,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推行校内编制,进行自主招聘,打破统一事业编制招考的壁垒,将许多优秀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增强了活力。”苗禾鸣说。突破人事瓶颈制约以前,山师附小的发展饱受人才困扰。实行改革以后,学校可以到全国抢人才,拓宽办学空间。短短几年,山师附小联合社会力量,通过自主举办、联合举办和合作办学等方式,筹建小学、幼儿园11所,牵手省内、省外学校合作办学13所,同国外10个国家和地区的14所学校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目前,山东师大附小教育联盟有教职员工700余名,有正式事业编制的老师不过100多人,其他人均为校内编制。
“省部共建”做大教改实验田
多年来,山东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把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作为熔铸教师教育特点的前提和基础,并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的实验,在临淄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区。
早在2012年,山东师大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校字号”的教师教育学院,打破了学校原有的师范专业多部门单打独头、分散管理的状态,让师范生培养有了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同年12月,由山东师大牵头,还与省内19所“十二五”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高校成立了“教师教育联盟”。
据悉,近期山东师范大学将获批成为教育部与山东省“省部共建”高校,这是山东师范大学错失“211”高校发展机会之后,迎来的新的重要机遇期。学校方面也表示,学校将抓住机遇,利用此次“省部共建”相关资源,建设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培养合格的职业教师。
商志晓说,在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素有“全省教学名师,半数出自山师大”的美誉,不仅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山东师大毕业生占40%以上,全省著名的中小学校长中有半数也出自山师大。
“山东师范大学理应对山东作出更多贡献,而建立基础教育集团,对于山东师范大学来说,是擦亮山师品牌,凝炼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也是山师大提升办学质量效益水平,全面服务山东基础教育,让群众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平台。”商志晓表示。
原标题:
山师大整合旗下附属中小学等资源,打造职业教师培养体系 基础教育“航母”试水带来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