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9 09:49:00 来源: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半岛都市报4月28日讯(记者 崔璞) 记者从青岛市教育局了解到,4月26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显示,5年来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多数城市的满意度增幅在10%以上。青岛在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中排名第一。
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重点大城市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据介绍,去年12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对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开展满意度调查,并与2010年所做的同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被调查的19个重点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的主城区(不包括郊区县等)。选择对象是在重点大城市中心城区居住或工作1年以上,且有孩子或者身边的朋友、同事的孩子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人员,按照性别比例1:1随机调研18岁~60岁之间的成年人。
《报告》显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是从当地群众对政府在解决就近入学、治理择校、缩小校际差距三个方面来考察的,满分为16分,其中小学就近入学3分、初中就近入学3分、择校治理5分、校际差异为5分。调查结果显示,19个重点大城市基本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9个城市得分在10~11分之间,青岛市总体满意度居首,总得分10.783分,其中,在小学、初中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满意度方面均居前两位,高于10分的还有宁波、厦门、重庆、天津、上海、杭州、济南。
《报告》称,通过对19个重点大城市的调查发现,从整体来看,小学阶段可以实现就近入学的比例为90.1%,初中可以实现就近入学的比例89.9%。择校治理成效明显,有16个大城市择校治理满意度提升均在10%以上;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除大连市排名有明显跌落外,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市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方面满意度均较高;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均有所提升,且增幅较大,多数城市的满意度增幅在10%以上。
■调查
青岛教育为啥这么“杠杠的”?
青岛在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中排名第一。其中,在小学、初中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满意度方面均居前两位。那么青岛是怎么做到的呢?
●市北
内部整合外部借力
区域教育均衡化
记者调查了解到,市北区克服南北发展差异在教育均衡化方面成绩斐然。市北区教育局长柴清林告诉记者,该区先后成立了4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和5个学前教育集团。呈现了名校带新校,新校高标准起步;名校带老校,老校实现新发展;名校带民办校,民办校借势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还打破区域界限,积极争取区外、市外、全国名校、名园来市北区办学,”柴清林介绍说,继2014年引进中国科学院幼儿园、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青岛市实验幼儿园来市北区创办分园或实验园以来,2015年在引进名校(园)办分校(园)方面又实现新的突破。青岛实验初中跨区域创办市北校区青岛广雅中学,青岛市少年宫幼儿园承办市北区康居公寓小区配套幼儿园为青岛市少年宫第二幼儿园,市北区还与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达成协议,拟在市北区北部办1所分校,“名校名园在市北办分校分园,进一步优化了市北区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市北教育的区域均衡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市北区在全市率先试水学区制改革,于2014年在全区组建8个教育学区,按照区片将区域内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全部纳入,旨在加强幼小初衔接,促进各区域各学段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崂山
借助高校品牌资源
实现教育优质发展
记者还从崂山教体局了解到,近年来,崂山区坚持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投入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推动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据了解,崂山区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相对灵活,既有政府层面与国内知名院校的签约合作,也有学校与大学的联合办学;既有与驻区高校的紧密联系,也有跨省市合作的办学模式。2012年该区与南京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挂牌成立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合作,挂牌3所实验学校,2014年崂山区育才学校挂牌成为青岛科技大学附属学校。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借助其品牌影响和资源优势,较快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多元、特色发展。目前,崂山区正在推进与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交流合作项目。
●整体
教育均衡化发展
离不开顶层设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10个区市均通过了国家“全国义务教育工作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
据了解,围绕实现学有优教目标,大力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推动校际间优质课程、教师资源和管理模式共享。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学生愿意就近入学。到2015年底,共组织青岛市实验初中、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大附中等30所优质中小学与35所新建和发展中学校进行跨区域合作办学,合作办学范围已由城区中小学扩大到平度、莱西的镇村中小学。
今年,青岛市重点推进学区制管理、优质中小学跨区域合作办学,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全市100%的小学就近入学,98%的初中实行电脑排位。到2017年底重点改造20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016年,已将改造10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纳入市办实事。同时,修订实施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
为完成2017年彻底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目标任务,青岛市2015年采用聘用制等方式补充教师3600余人后,2016年继续补充中小学教师2900余人,为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出实招,办实事。
记者 崔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