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将军出征

2013-06-11 09:43: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聂海胜 出征 交会对接 领航主任 1983年
[提要]聂海胜,男,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凭着这份稳定与扎实,聂海胜在神舟十号任务选拔中一举胜出,担任飞行乘组指令长,代号01。手控交会对接,对飞行乘组这种“分工不分家”的配合要求更高——  聂海胜负责操控飞船,张晓光负责发送指令,王亚平负责监控提醒。

  聂海胜简历

  聂海胜,男,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

  这是一张熟悉的面庞——

  聂海胜,精干的平头,谦和的微笑,神采依旧,从容依旧。

  8年前,他和战友费俊龙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5昼夜。

  8年后,作为神舟十号飞行乘组指令长,他又将带领两名战友开创15天的飞行纪录。

  这是一次创造历史的“飞天之旅”——他将成为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两次任务累计飞行20天,他将成为目前中国在太空飞得最久的人。

  古有“飞将军”戍边扬威名,今有“飞将军”为国上太空。

  “宇宙是一块大磁石,你一旦去过,以后就总想再去”

  重返太空,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品尝过飞天滋味航天员的心愿。聂海胜也不例外。

  “宇宙是一块大磁石,你一旦去过,以后就总想再去!”一位外国同行说过的这句话,始终荡漾在他的心里。

  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时,他41岁,上校军衔。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乘组时,他49岁,少将军衔。

  这8年,确切地说是成为航天员的15年,他始终执著地做着一件事——时刻为了任务而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年龄和军衔在变化,但航天员的身份没有变,作为航天员的使命和梦想没有变。”

  每次任务,中国选拔航天员飞行乘组的原则是“重新洗牌,从零开始”。神舟六号任务结束后,他对自己说,鲜花与掌声已成历史。恢复性训练、适应性训练、新技能训练……无论什么训练课目,他都把自己当作一名新手,一步一个脚印执著前行。

  一位奥运冠军说,保持比超越更艰难。如果说“保持”也是一种“超越”,那么聂海胜用行动把这种“保持”演绎得近乎完美——周期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而是整整15年。

  正因如此,在中国载人航天史册上,聂海胜留下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履历——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5次载人飞行任务中,他均以主份或备份的身份入选飞行梯队。这样的经历,在中国航天员队伍中绝无仅有。

  “非常稳定,非常扎实。”提起聂海胜,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一连用了两个“非常”加以评价。

  凭着这份稳定与扎实,聂海胜在神舟十号任务选拔中一举胜出,担任飞行乘组指令长,代号01。

  得知爱人正式入选飞行乘组的消息后,妻子聂捷林说:“他那犟脾气,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二度飞天责任更加重大,我和战友已做好一切准备”

  5月26日,星期日,北京航天城。

  为保持良好的“手感”,聂海胜钻进手控交会对接模拟器里“开小灶”。尽管,他已完成2000余次训练,而且训练成绩非常稳定。

  记者问他:“三级医学隔离前,难道不想在家陪亲人多待几天?”

  “哪有按天算的?”他幽默地反问。他的时间,早已精确到小时,细化到分秒。

  复杂的飞行任务,更长的飞行时间,全新的航天员组合,与神舟六号任务相比,这一次,聂海胜肩上的担子更加重大——

  不仅是指令长,还是操作手,他将驾驶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

  进驻天宫一号后,他将带领两位战友为“天宫”重新铺设“地板”,完成几十项空间实验;

  “太空授课”,他将负责天地沟通,准备教具,当好助教,还要充当主讲和摄像的备份……

  责任是挑战,更是使命。航天员系统有关负责人说:“之所以让聂海胜充当这么多的角色,是我们综合评估后作出的选择。”

  回首聂海胜的成长道路,黄伟芬所说的这个选择有充足的理由——

  24年前,聂海胜驾驶战斗机在4000米高空因机械故障突然“停车”,飞机急速下降,地面指挥员命令他弃机跳伞,但他一次次地冒险努力挽救战机。

  1000米,800米,600米……直到距地面只有400米,他才按下了跳伞按钮,落地时距离坠毁的飞机不足50米。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仅仅在27天后又驾机重返蓝天。

  “这件事,足以看出他超强的心理素质。一般的飞行员如果遭遇这样的生死考验,很可能会选择停飞了……”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感慨地说。

  再听听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的两位搭档如何评价他——

  “指令长稳重踏实,虽说执行过一次任务了,但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航天员张晓光说。

  “聂师兄是飞行乘组的‘定海神针’,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会特别踏实。”女航天员王亚平说。

  面对即将开始的飞天之旅,聂海胜说:“二度飞天责任更加重大,我和战友已做好一切准备!”

  “一个好汉三个帮,我相信我的团队”

  这是一幅特殊的画作——

  有山,有水,有田园,有人家,还有铁路、桥梁、彩虹,甚至有“和谐社会,温馨一家”的标语。

  这幅画的作者,是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的3名航天员。这幅画,是航天员心理教员出的一道测试题,旨在考核飞行乘组彼此间的默契程度。

  作画规则很简单,按照01聂海胜、02张晓光、03王亚平的顺序,每次由一人在画板上作画,教员随机“喊停”,然后换下一人继续。作画期间,彼此不能有交流,包括眼神。

  聂海胜首先上场,画了一座房子;随后,张晓光画了一条路;接着,王亚平开始画麦田……

  测试结束后,教员说:“比想象的还要漂亮,你们每个人都能照顾到彼此的一些想法。”

  “我们三个其实都没有画画的天分,能够‘心有灵犀’是长期训练培育出来的默契。”聂海胜说,“有默契就会有共鸣,有共鸣就能产生和谐,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高度的默契,源自彼此的信任与融合——

  作为指令长,聂海胜充当起乘组“家庭”老大哥的角色。他抓住点滴时机与两位搭档深入交流,分享自己的飞行经验,预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比如,太空失重条件下,首先要学会“飘”着走,其次要学会“固定”。东西用完之后一定要放归原位,然而“封好、粘好”,不然就会飘走……

  手控交会对接,对飞行乘组这种“分工不分家”的配合要求更高——

  聂海胜负责操控飞船,张晓光负责发送指令,王亚平负责监控提醒。“3、2、1”,每一个动作甚至都要读秒确认。彼此间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代表着对操作的认可。

  “从太空俯览地球,要多美有多美。”上一次飞行中看到的人类家园,令聂海胜终生难忘,“这次上天,我要看个够、拍个够!”

  出征!代表祖国去出征!聂海胜信心满怀:“一个好汉三个帮,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我的团队!”

  (来源:解放军报)

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