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人数逐渐减少 考试改革使部分考生放弃复读

2015-07-30 14:02:00    作者:杜丁 孔悦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高考复读 复读班 高考改革 复读生 考试改革
[提要]高考人数逐年减少、平行志愿组改革以及高考改革的新变化……近些年这些高考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挤压原有的高考复读市场。针对北京高考复读考生减少的情况,不少高考复读机构通过提高服务标准、开拓应届生市场等途径,来应对市场变化。

  高考人数逐年减少、平行志愿组改革以及高考改革的新变化……近些年这些高考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挤压原有的高考复读市场。

  记者了解到,2008年左右,北京每年的高考复读人数在1万人左右,而近几年复读人数已经降到5000人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复读人数逐年减少,高考复读市场已经开始新一轮洗牌,具有一定规模的复读培训机构已经由最鼎盛时期的20多家缩减为目前的几家。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复读培训机构时,更需从机构教学质量和自身情况等方面综合考察。

  录取进行中复读已开始报名

  2015年北京高招录取工作于7月6日至8月13日进行,目前录取工作已经过半。按照往年的惯例,本科一批、二批录取结束后,一些考得不理想的考生就开始考虑复读的问题。

  记者从北京的一家复读培训机构——精华学校了解到,本科一批录取还在进行时,就有学生开始到学校报名复读,目前前来报名的学生已经达到700多人。其中在报名人数中,最高分达到680分。

  新东方优能中学全日制复读艺考项目中心负责人黄薇薇介绍说,每年的复读报名有3个高峰期。首先是成绩揭晓后两天,今年6月23日出分后,两天内就有150人来电或直接到校区咨询;其次是第一阶段录取结束,这个时候能否上二本已尘埃落定,部分考生“看不上”三本而打算再奋斗一年;此外就是大学念了一两个月后,考生对就读高校乃至专业失望,希望圆梦而退学“回炉”重读。

  而对于今年的报名人数,精华学校校长廖中扬表示,跟往年的情况大体持平,暂时还看不出今年志愿填报时间更改和高考改革对复读人数的影响。据廖中扬介绍,近几年,该校的复读人数一直保持在1000多人,预计今年的复读生会达到1300人左右。

  黄薇薇也表示,今年计划招收近20个暑假复读预科班,每班35人,现在已经差不多报满了。

  生源数量减少机构不足10家

  不过,对于目前北京的复读市场,大多数机构负责人都表示,生源在逐年减少,机构数量也在下降。

  廖中扬说,2008年是复读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万多人,这几年则下降了一半多。

  北京龙门育才学校校长马良竹也表示,近些年,北京复读生源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7年北京复读生接近一万人,2009到2011年保持在5000人左右,近三年则维持在3000人左右。

  “目前复读的学生都在减少,将来复读生源主体为三本到二本之间的学生。此外,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大龄复读考生,他们或是因为就业不理想,或是事业有成之后有更高的追求。”马良竹说。

  与此同时,复读机构的数量也呈下降趋势。根据马良竹自己的统计,2007年北京地区大约有74家复读机构(含公立复读班),到2015年则不足10家。

  据了解,除了生源减少导致机构倒闭外,2008年,教育部出台的“严禁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的禁令,也是加速复读机构大洗牌的一个原因,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首师大附中等一些知名公办高中举办的复读班2009年纷纷停办。

  复读一年费用为3万-9万元

  与复读人数减少相对的是,近几年的复读费用水涨船高。

  据了解,北京市场高考复读一年的费用大概从3万多元到9万多元不等。马良竹分析,复读费用的增加主要是成本的上升,包括房屋租金、师资等。

  同时,针对北京高考复读考生减少的情况,不少高考复读机构通过提高服务标准、开拓应届生市场等途径,来应对市场变化。

  精华学校校长廖中扬说,目前北京市场上规模比较大的复读培训机构只剩下寥寥几家。“复读这个市场需要培训机构对高考有特别深的了解,无论是师资还是对考试的研究、对教学的研究,都需要一系列的专业把握才行。”廖中扬表示,现在的培训机构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支撑,很难在复读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 分析

  现象1 复读生数量减少

  考试改革使部分考生放弃复读

  马良竹分析,造成北京复读考生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北京生源本身就在减少;其次,北京高考录取率提高;第三,升学多元化,比如一贯制、留学更加便利等;第四,大家对三本的认可度提升。

  廖中扬也承认,这几年复读市场一直在萎缩,“主要原因跟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有关。”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还有一个因素导致了复读学生下降,即北京高考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去年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元年,预计这两年高考改革还会继续调整和完善。高考改革因素也可能使一些考生和家长放弃复读的念头。

  现象2 复读分数越来越高

  招聘企业重视“第一学历”

  优能中学全日制复读艺考项目中心负责人黄薇薇表示,与往年差生选择复读不同,近年来考生复读的分数越来越高。原因之一就是高考试题整体比较容易,相同分数的学生数增加,会直接影响到考生在全市的排名,从而影响考生志愿录取结果。

  同时,高分复读这一现象跟目前的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黄薇薇说,有一个概念叫“第一学历”,现在很多单位重视第一学历,读什么专业,从什么学校毕业影响未来单位的考核,一般招聘企业也会问是不是211是不是985,这也是常说的起点是什么,所以“名校情结”也是导致近几年高分复读生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 案例  

  1 考北大失利复读进清华

  【学生档案】

  姓名:小齐

  高考时间:2014年和2015年

  高考分数:666分(2014年裸分)

  683分(2015年裸分)

  复读目标:清华大学

  7月22日,在精华学校复读了一年的小齐如愿以偿地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齐今年的高考成绩是683分(理科裸分),另外还有60分的艺术特长生加分。

  小齐中学是在海淀区一所北京市示范高中校上的,去年高考时,小齐只锁定了两所高校: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其他志愿都是在老师的劝说下随便填写的。但是录取结果出来时,小齐与中科大以4分之差落榜,离北大的录取分线更是差了17分,最终小齐被首经贸录取。

  “看到中科大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时,真是悲恸欲绝啊。”回想当时的心情,小齐这样形容。当晚,小齐就下定决心要复读,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我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去首经贸,也不太喜欢学经济。”

  在精华学校复读了一年后,今年高考时,小齐的语文和英语成绩跟去年差不多,但是数学和理综的成绩提高比较多。“今年理综平均分整体下降了,但我反而提高了13分。”

  对于今年选择上清华大学,小齐说是因为清华承认60分的艺术特长生加分。对于683分的高考成绩,小齐说,虽然还是比自己预想的要低一些,但能上清华就很满足了。

  2 除了成绩还收获很多希望

  【学生档案】

  姓名:小何

  高考时间:2014年和2015年

  高考分数:530分(2014年)

  623分(2015年)

  复读目标:北京语言大学

  去年高考,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小何发挥失常,高考分数离一本线还差十分。小何说自己当时想上北京语言大学,这样的结果实在让她不甘心。高考失利之后,父母劝小何别再复读了,她的父亲还帮她联系了高校“2+2”的项目,但小何还是想复读,她觉得要再通过高考证明自己。最终,小何的父母同意了她的选择。

  “我高三一直在新东方上课,比较信任新东方,所以复读时还是选择了新东方。”小何说她复读所在的妙峰书苑校区是全封闭式的,管理很严格,老师在晚自习也会和学生在一起。

  复读的生活基本就是围绕高考来进行的。小何每天5点50起床,晚上12点左右睡觉。

  一模时,小何考得不是很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害怕会重复去年的悲剧。老师就一直给她“打鸡血”,对她进行疏导。“除了教授知识,老师会告诉你面对困难该怎么做。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希望。”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