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新途径

2013-06-18 10:01:00    作者:王丹鹰   来源:中新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奥林匹克文化 奥林匹克宣言 奥林匹克日 文明传播 奥林匹克运动
[提要]”  北京大学知名学者乐黛云认为:正像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通一样,中国人传播《奥林匹克宣言》,表明中国正用自己的“天下观”并以高昂的姿态融入世界文明。”  据《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介绍,为迎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已经启动。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王丹鹰)第65个世界奥林匹克日(6月23日)前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致函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称赞其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推出的“《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以《奥林匹克宣言》为载体,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为推动奥林匹克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罗格在致函中说“2013年,我们迎来了‘《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即将推出的‘《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将让全世界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中”,“让我们带着所有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问候与祝福,将‘《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从北京传递到里约热内卢。” 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推出了“《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等一系列活动,包括“《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在有效传播展示奥林匹克文化的同时,成功展示了中华文化元素,为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这一活动得到国际奥委会和罗格本人的高度肯定,国际奥委会希望将这一活动常态化,借此将举办过奥运会的不同国家和城市通过文化连接在一起,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而通过这一活动,也使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途径。

  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说:此项活动“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世界文化融合文明传播之旅。”

  北京大学知名学者乐黛云认为:正像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通一样,中国人传播《奥林匹克宣言》,表明中国正用自己的“天下观”并以高昂的姿态融入世界文明。她建议“按照奥林匹克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关机构参与进来”,并“可设立奥林匹克文化国际传播基金,提升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能力与水平。”她希望通过《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让中国文化通过奥林匹克融入世界文化中,实现中国文化为全人类所共享的长远重大目标。”

  著名奥林匹克研究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指出:《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有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奥林匹克运动源于西方,是在近代以来西方先进文化基础上建立的。迄今为止,中国还只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尚未做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应有的贡献。《奥林匹克宣言》传递是中国的创意,也预示中国开始介入国际奥林匹克话语体系的核心地带。”

  据《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介绍,为迎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已经启动。

玉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