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奇葩——齐笔的制作过程
选料
采尾
梳绒
砌材子
切才子
梳贴子
掐头
圆头
覆头
绑头
平头
挎膛
按头
修笔
捋菜
据《博物志》和《古今注》记载,秦国大将蒙恬在外作战时,急需向朝廷写奏折求援,情急之下,割下一捋马尾捆在木棒上沾着锅灰写了一份奏折,于是就有了毛笔。因为蒙恬祖居齐国,后人就将他发明的毛笔称为“齐笔”。
复杂工艺造就国内名笔
“我当学徒的时候,师父曾给我讲过,齐国时国王专用这种毛笔,并将其视为国宝,用来奖励有功之臣或赠送来访使者。据说书圣颜真卿的书画作品全部用的是齐笔。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也曾把齐笔当作国宝带到了国外,赠送给外国朋友。”9月3日,记者在广饶县大王镇采访时,该镇大张淡村制笔老艺人于保民告诉记者,他从小跟着前辈学会了齐笔的制作技艺,并经历过一段齐笔的辉煌时代。“这可不是吹,咱们毛笔行业早就有‘南羊毫,北狼毫’的说法。咱这里制作的狼毫笔,就连现今最有名的湖笔、宣笔也不得不认账。”于保民告诉记者,他从事齐笔制作已有五十多年的光景了,制笔技艺也已经是炉火纯青。据他介绍,齐笔的选料十分广泛,甚至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兔毛、猪毛、羊毛、狼毛、鸡毛、鼠毛,甚至连人的胡须也可以制笔。虽然选材广泛,但是齐笔的制作工艺毫不含糊,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拔、梳、并、连、剔等150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工活,要求很高的技术。
从一度鼎盛到逐渐落没
明清时期,北张淡、大张淡、卧东等村一带的齐笔制作达到鼎盛,“欲兴笔庄”、“文山堂”、“文成堂”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老字号,规模很大,有工匠学徒几百人。当时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都设有制作齐笔的分店。齐笔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传统,几乎家家都出笔工,专门制笔的人家有六七百户,更有不少是几十代传下来的制笔世家。
但是多年来,齐笔生产一直采用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分散制作和销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这一传统产业日益受到市场的冲击,进而导致了生产规模日益萎缩。以前利用农闲制作齐笔是许多家庭赖以养家糊口的主要行当,但是如今仅靠制作齐笔的手术已不能满足许多家庭的经济需求。许多老艺人改行种大棚蔬菜或跑生意,而年轻人大都去当地单位工厂上班,掌握齐笔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齐笔制作工艺一度在这个“齐笔之乡”面临断档。
齐笔传承又现曙光
面对着这项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困境,2003年,广饶县大王镇政府进一步整合了齐笔生产资源,成立了山东齐笔文化有限公司,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齐笔”商标。齐笔生产开始了崭新的局面,由单干到抱团打天下,步入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目前加盟齐笔公司的家庭作坊已达三十余户,工人二百多人,这些人大都是世代制作毛笔的能工巧匠,在毛笔制作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每天公司负责集中购材料、搞订单、跑业务,工人们负责包工包量完成生产任务,解决了制笔工匠们当年独干时为销售发愁、独木难支的问题。
而齐笔文化有限公司常务经理郭安田更是创新性的开始扶持残疾人进行齐笔制作。“我们和残联合作,免费培训残疾人从事制作齐笔,这项工艺也正好适合他们从事,即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还让齐笔制作工艺能够很好的流传下去。”郭安田经理告诉记者,齐笔公司除了培训残疾人制笔工艺,还在产品方面不断开发新品种,生产材料由原来的普通羊毫、普通狼毫到现在的十几个系列,生产范围由原来单纯的书画用笔发展到工业用笔、医药用笔,还开发出了胎毛笔,推出了象牙雕、木雕、竹雕、骨雕、景泰蓝等高精古玩雕艺毛笔,兼具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现在,大王镇的齐笔已经在国内外打出了知名度,拥有很好的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