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3日讯 今年以来,河口经济开发区按照“创新创业、集约集聚、高端高效”的发展定位,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工作,推动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实施“强化工程”,提升发展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园区建设。
强化服务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
一是膨胀经济规模。健全经济分析预警机制,强化运行调度,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企业资金短缺等问题,确保了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2014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利税14.1亿元、利润1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21.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184亿元,同比增长25%。海螺型材、安诺其纺织材料、栋明铝业等9家企业产值增幅超过50%;金开石化设备、澳纳纺织等企业加大投资,积极增上项目;旭业新材料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成为河口区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目前,总投资39亿元的13个在建项目中,高端装备制造项目6个,新材料项目4个,技术研发项目3个,北玻玻璃项目正式投产,环海塑业项目进入试生产,青瑞水产项目主要建筑已基本完成,其余项目基本按照计划进度顺利推进。1—11月份,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6亿多元,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是提升发展质量。坚持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提升,以开发区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走出去”,成功引进北玻节能玻璃、奥金包装、环海塑业等9个投资大、层次高、带动强的项目。以海螺型材、金开石化设备等为代表的新型加工制造行业强势崛起,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立全区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坚持创新发展道路。胜利油田东方鹏达非金属材料制品有限公司、东营豪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营新科新特陶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金舜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大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东营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布认定为2014年第一批东营市科技型企业,至此河口经济开发区市级科技型企业已增加到13家。在东营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通过的2014年度东营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河口经济开发区4家企业1名个人榜上有名。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完成的“dk联产乙酰乙酸酯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奖(经济发展类)一等奖;山东晨阳菌业有限公司完成的“工厂化真姬菇液体菌种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奖(经济发展类)二等奖;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完成的“5,6-二氨基苯并咪唑酮生产关键技术”项目、山东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完成的“高固含、低vocsbs万能胶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奖(经济发展类)三等奖;山东旭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旭思,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奖)。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完成的“生物多肽缩合剂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评审委员会评审及公示,获得“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填补了河口区近几年来没有省奖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