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垫尿布、喂饭这些看起来是照顾孩子的动作却是一位年近六旬儿子照顾87岁瘫痪植物人母亲每天的“功课”。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利津县利津街道崔林村宋建国家里,作为儿子的他照顾瘫痪植物人的母亲已经有4个年头了。翻身擦身、寻医喂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愣是把这些枯燥的活做成了习惯。
走进宋建国与母亲牛俊英共同生活的农村砖房内,感觉不到家有病人而常有的凌乱和难闻的气味,干净整齐的桌椅摆设,绿色生机的几盆吊兰,处处透露出温馨。说起自己的母亲,宋建国言语里都是幸福的回忆,自打老宋成家后,母亲就跟着自己一起生活,但2011年12月这种幸福就被打破了,母亲突发脑血栓,送到医院经过抢救老人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是母亲再也不能行动和说话,意识也慢慢消退,成为瘫痪在床的植物人,照顾母亲变成了宋建国。每天早上,老宋便早早的起床给母亲熬粥做饭,坐到母亲床边,虽然牛俊英老人已经失去了意识,但老宋还是一边一点一点的喂进母亲嘴里,一边还和母亲说这话:“娘,这是你最爱吃的地瓜粥,地瓜我晒了好几天了,愣甜愣甜的,小时候家里穷,挖几个地瓜都回来都是留给我们兄弟们吃,现在生活好了不用争了,娘你多吃点。”在老宋看来,虽然母亲听不懂他的话,但是跟母亲说说每天发生的事情,母亲就不会感到孤独,自己与母亲也有了交流。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稍微照顾不到位就容易得褥疮。由于母亲大小便失禁,为了让老人躺着舒适,身下不留潮气,老宋自己研究了一套办法,在床上面铺上一层散土,土上面垫上尿垫与毯子,这样的组合即吸收了老人身下的潮气,而且老人躺着舒服。每天不管多忙,老宋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轻轻的拍打母亲的僵硬的身体,给母亲翻翻身子,做做按摩,同时老人躺着天气好的时候,把老人背到轮椅上,推着老人出来晒晒太阳,由于老人瘫痪且没有知觉,为了让老人坐着舒服,老宋在轮椅上铺上了厚厚的海绵,同时用小绷带轻轻的将老人的四肢放在舒适的位置上,“母亲坐在轮椅上,我坐在她边上,就像小时候照看我们一样,有娘在,就有家的感觉。”
就这样,宋建国每隔1个小时,给母亲喂喂水,每隔2个小时给老人翻翻身,母亲大小便失禁,他每天带着手套给母亲抠,四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特别是晚上,每天都要陪在牛俊英老人身边,为了怕自己睡过去,老宋就每隔一个小时定好一次闹钟,不管多累都起来给照看下母亲,4年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宋建国这么多年精心照顾母亲的行为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他毫无怨言,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成为街坊邻里学习的好榜样。谈到宋建国伺候老人的事情,崔林村支部委员崔英森告诉笔者:“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不缺吃也不缺穿,缺的是啥,就是老宋这种品质,太宝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