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贴堵工艺:治理疑难复杂井的“利器”

2013-09-29 14:30:00    作者:焦见利 田雨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套管 卡封 工艺技术 利器 特高含水
[提要]截至目前,可钻式套管贴堵工艺已在胜利采油厂成功应用了300口井,其中油井235口,水井65口,成功率高达98%,已累计增油5万余吨。通过几年来的运行情况来看,套管贴堵工艺技术的投入产出比高,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

  胜坨油田经过近50年的连续滚动开发,其主力油藏已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中后期,油田调整层系措施较为频繁,套损套坏井逐年增加,井筒管柱日趋复杂,导致井网状况逐渐恶化,作业成本直线上升,传统的封隔器卡封技术已不适应套管腐蚀、套漏井、细分层系井的综合治理,在作业修井过程中经常导致卡封工序多次返工,措施完井后出现高含水的现象等等。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胜坨油田的套损井数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年平均新增套损井数100余口。

  为彻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胜利采油厂工艺研究所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专题攻关,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每一口问题井的井史、井况及相关资料后,工艺技术人员本着经济、优化、可靠、实用的原则,探索研究并自主研发出了一种管外封窜、管内贴堵、可靠性高、有效期长、施工简易、后期处理方便的可钻式套管贴堵工艺技术,从而彻底解决了层间差异大无法细分开采、套管不规则难卡封、口袋小易出砂以及水泥封堵易失效等技术难题,为解决管外窜漏、套损套变井的分层开采提供有效的措施手段。套管贴堵工艺具有施工压力低、风险小、易钻塞、后期井筒处理简单方便等优势,尤其适合于封上采下难卡封井、交大修井和易出砂井等。

  截至目前,可钻式套管贴堵工艺已在胜利采油厂成功应用了300口井,其中油井235口,水井65口,成功率高达98%,已累计增油5万余吨。贴赌施工后现场利用填砂、打塞、注硼等方法,上作业对9口井进行措施效果验证,得出了“贴堵段试压合格,未出现问题,贴堵可靠性高”的结论。其中,贴堵完井后有效期最长的一口井已正常运行了635天,目前还继续有效。

  通过几年来的运行情况来看,套管贴堵工艺技术的投入产出比高,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按相关可对比项进行比对,套管贴堵治理后呈现出“两减少、两降低”态势,即交大修井的数量减少,作业占产时间减少;复杂管柱井数量下降(由施工前的607口降至431口),复杂作业工序频率下降(由贴堵前的1.21降至贴堵后的0.55);这些指标的有效控制,极大地降低了采油厂的作业费用,也有效地缓解了老油田生产成本异常紧张的压力。

  日前,从国家科技查新部门获悉,胜采工艺所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油田套管贴堵工艺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其配套的相关工艺成果分别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型专利3项);相关科研论文也在《油气田地面工程》、《石油钻采工艺》、《是有机械》等知名刊物上发表。

  随着胜坨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分层开采是解除层间干扰的重要措施。套管贴堵工艺凭借其施工工序简单、可靠性高、工艺配套完善、有效期长、经济效益显著等诸多优势,必将成为老油田进行井筒治理和再造的主导工艺技术,也是胜坨油田开发中后期工艺挖潜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