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10:21:00 作者:田真 李斌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5月16日讯 5月6日9时,于海勇在辛三站焊接好分离器管线的第二道焊口,前后比量了两遍确保焊缝质量后,仔仔细细在焊口旁打上一个数字“8”。“8”是于海勇的“岗号”,如果焊接质量出现问题,可以根据这个“岗号”追究他的责任。
于海勇是东辛采油厂维修大队一队的电焊工,他焊接的每处管线或设备旁都要打上自己的岗号数,这就是该队的“责任岗号”追责制。
东辛维修大队维修一队主要承担采油厂油气集输泵站管网和原油管线的突发抢修任务,对他们而言,抢险速度和质量尤为关键。他们不断探索新方法,逐步提升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今年,他们又创新实施“责任岗号”责任追究制度,为每名员工设置一个专属的岗位号码和钢制印章,每焊接一道焊口,施工的员工就会在焊缝旁用钢印敲上自己的“岗号”,亮出身份、承诺质量。一旦焊接质量出现问题,则根据“岗号”追究施工人员的责任。
维修一队副队长杨保俊说:“印在焊口旁的这个‘岗号’,更像是员工的‘责任钢印’,对自己的施工质量承诺,更对自己的责任心承诺。”
他们结合“岗号”追责制,重新梳理维修施工的操作流程,将施工抢险工作分类,确定每类工作的施工标准流程,细化人员到位和物资准备时间,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也缩短了维修占产时间。一季度,该队实施维修抢险工程41项,管线铺设2200米,维修及时率、服务满意率、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
目前,该厂正在整个工程系统推行“责任岗号”的做法,以增强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