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标准化采购:供应商按胜利油田统一标准制造

2014-06-13 09:34:00    作者:徐永国 刘盛菊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技术定型 标准库 统一接口 供应商管理 标准化模块
[提要]不再是每次从市场上选用供应商标准下的产品,而是让选定的供应商按油田的统一标准来批量制造,从根本上实现了油田同型号产品、设备、模块及备件的标准化。标准化选型定型优化了产品的技术参数和配置,采购的产品更适应油田的实际需要,同时形成了批量采购优势,降低了采购价格。

  大众网东营6月13日讯 油田物资采购正在发生质的改变。

  不再是每次从市场上选用供应商标准下的产品,而是让选定的供应商按油田的统一标准来批量制造,从根本上实现了油田同型号产品、设备、模块及备件的标准化。

  实施标准化采购,是油田改造和优化传统物资采购供应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打造现代物资供应链,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举措。

  8台泵7家生产

  一座泵房8台泵,分别来自7个不同的厂家。

  这是奇特的现象,却是油田所用物资、设备“万国牌”现象的冰山一角。“万国牌”现象在石油企业普遍存在,南方某油田使用各种型号压力表500多种。

  8台泵为什么来自7个厂家?“第一次投产用了2台泵,以后每次改造都选用另外厂家的泵。”有关部门调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胜利油田作为中国石化最大的上游企业,生产经营领域涵盖了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海上工程、公用工程、土木工程、炼油化工、交通运输、科研信息等许多专业门类。按照物料分类,油田使用的物资包括了56个大类、8万余项物码,涉及1833个供应商,年采购资金近250亿元。

  “万国牌”现象的根源在于招标方式。传统上多采用按项目或设备“一单一招”的招投标采购方式,工作量巨大且重复繁琐。2013年油田就组织了756场次招标。由于缺乏具体产品的油田统一标准,每次参与招投标的评委、使用单位、竞标企业都有变化,油田所用物资、设备“万国牌”现象就在所难免。

  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洪金对“万国牌”现象的后果直言不讳,“后续的培训、管理、保养、维修、备品备件储备、配送、供应商管理等整个链条的工作量,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很多倍,同时又带来许多质量、效益、管理的风险和隐患,对物资管理和生产保障都带来很大困扰。”

  破解之道在于标准化采购。国际化大公司中,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企业无一例外地对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标准化工作都给予高度重视。上海赛科生产装置中的设备材料采购,由于采用了BP的技术定型标准和制造标准,所有的机泵只有几个品牌,杜绝了“万国牌”现象,运行维护成本明显降低。

  游戏规则变了

  供应商的标准没有了,大家都统一到一个标准。刚刚参加完新一轮化工类产品招标会,孙卫东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孙卫东是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们生产的钻井液助剂等产品1999年就进入了胜利油田市场。

  像钻井液助剂等化学药剂,胜利油田原先在用268种,年采购资金约9亿元,约三分之二是采用的供应商标准。孙卫东感受到,标准的变化发生在2013年。经过梳理和分析,胜利油田初步确定适用产品164项,全部采用统一的采购标准。

  2013年,油田组织了两轮59个品种标准化选型。孙卫东和他的公司成功闯关,得以继续进入胜利油田市场。去年有77家化工类供应商参与选型,入围供应商供应产品目录由483项瘦身为312项。

  所谓标准化就是“十统一”,油田供应处化工科科长刁宏冬告诉记者,即对每一项产品和规格进行“十统一”:统一原理、统一结构、统一材料、统一指标、统一规格、统一质保、统一价格、统一接口、统一图纸、统一外观标识。这“十统一”不仅仅是对产品技术的要求,更是对产品的具体刻画,形成完整的油田用户标准。

  “十统一”改变了油田的采购方式。不再是每次从市场上选用供应商标准下的产品,而是让选定的供应商按油田的统一标准来批量制造,从根本上实现了油田同型号产品、设备、模块及备件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油田建立了标准化建设方案库、标准化产品技术标准库、标准化图纸、标准化模块以及战略供应商库等10个标准库。

  标准化选型定型优化了产品的技术参数和配置,采购的产品更适应油田的实际需要,同时形成了批量采购优势,降低了采购价格。新疆排601-20项目所需的66种物资,采购价格比原先降低了35.7%,质保期普遍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以上。

  质的跨越

  刁宏冬他们组织的两次化工类产品选型采购,在郭洪金看来,是油田标准化采购的第二战役。

  从2013年6月开始的示范区建设和油田化学剂两次较大规模的标准化采购工作,被郭洪金比作两个大的“战役”:示范区建设是第一大战役,已基本实现油田不同油藏类型的全覆盖,今年还将继续对194种标准化产品进行质量跟踪评价,发布第一批标准化推广产品目录,在新老区产能建设和试点单位及油田建设中推广应用。油田化学剂标准化采购是第二大战役,已经完成了59种产品的选型定型,剩余的105种在4月底完成。

  油田今年启动了第三大战役,郭洪金称之为“总决战”。除示范区项目、油田化学剂、煤炭、成品油以外,拟实施标准化采购的单一小类或品种1024个,总金额134亿元,涉及供应商1500家,整体工作2至3年完成。

  有关人士对这项工作持乐观的态度。届时,加上地面工程和已实施的油田化学剂,标准化的物资采购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以上,油田将真正实现标准化采购的全物料、全覆盖,油田物资采购工作将实现质的跨越,为打造现代化物资供应链、建设一流物联网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孙卫东和他的公司在第二战役中无疑是受益者,他们公司的4项产品标准被油田采用,确定为采购标准。像“得顺源”等入围战略供应商都是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引领了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提高了品牌集中度,油田也借此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战略供应商队伍。

  得顺源石油科技有着石油大学背景,对油田的标准化采购曾有过担心与顾虑。第三轮招标,他们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这给了孙卫东信心。游戏规则变了,供应商的工作重心肯定都会从拼价格转移到质量上来。“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确保我们的技术领先优势。”孙卫东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