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9 09:30:00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7月9日讯 今年,滨南厂把原属于各单位的通勤车统一划归厂车辆管理中心管理,在覆盖全员的情况下,按照“公交式”运行模式重新划分合理的车辆运行路线,大大提高了车辆利用率。
虽然还是开车去滨采三矿,但是通勤车司机陈建国现在感觉轻松了不少。他说,过去由于车辆满负荷运转,基本没有休息日。现在司机可以轮流倒休了。在厂机关上班、家住碧林小区的刘玉忠说,以前去单位上班有10公里路程,可一直没有班车坐,现在能坐通勤车,上班方便多了。
这种变化,来源于滨南厂对各单位通勤车的改革。各单位的通勤车被统一划归厂车辆管理中心管理后,重新划分了合理的车辆运行路线,车辆载客率提高了,能坐通勤车的人多了,而车辆使用数量却减少了。
滨南厂原来有通勤车62辆,分属采油矿、作业大队、集输大队等8家单位。在统一管理重新设定运行路线后,只用51台车就满足了各单位员工上班的需要,还增设了从碧林小区、华滨新村发往厂机关的通勤车。
多年来,滨南厂一直沿袭各单位车辆自行管理、独立运行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易于调度,但是矛盾日益突出。每个矿在各个小区同时发车,车辆的载客率不高。一辆30座的客车,拉10个人就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车辆管理中心二中队队长刘志林说,有的单位送班车富余,而有的矿则出现班车不够用的情况,部分路线重复和一些路线不能兼顾,造成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
班车收归车辆管理中心后,工作人员实地调研,统计出各单位人员居住的分布情况,建立了车辆运行网络图,使车辆得到高效利用。
拿作业、水电、综合大队等6个单位来说,办公区域集中,原来各单位都有自己的通勤车,需发6辆客车。统一调度管理后,不再以单位划界,只需4辆班车就可以完成同等接送任务。
矿上送班车不再是每个小区都发车。根据对坐班车人员居住小区分布的情况,他们以三个小区为发车地点,规定好时间,像公交车一样到各小区站点载人发车。
通勤车把上班员工送到各矿后,还负责把下夜班的人员接回家。但实际情况是,下夜班的人员相对少,用不了那么多通勤车。根据这种情况,他们又设定了返回路线,把二矿、三矿、四矿划为一个大集体,当二矿送下夜班人员的车坐不满时,就可以到三矿把下夜班的人员一同接上,这样车辆得到更有效利用。剩余的车辆就地停放到各矿,司机也可以跟随班车返回,降低了驾驶员劳动强度。
自推行通勤车“公交式”管理后,他们清退了3台外雇车辆,停驶内部车辆2台,拟报停内部车辆6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