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钻井30518队群策群力打好重点井组

2016-04-14 17:28:00    作者:张永国 张崔海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黄河钻井30518队;群策群力;打好;重点井组
[提要]黄河钻井五公司30518钻井队为打好一组重点井井组,集思广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打得成、打得好、打得有效益。

  黄河钻井五公司30518钻井队为打好一组重点井井组,集思广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打得成、打得好、打得有效益。

  他们在开钻前召开干部大班会议,针对施工要求,对所需用料进行统计,并在议标范围内对用料进行控制,分为重要且急需、重要但不急需、急需但不重要和不急需且不重要几个等级,在允许的范围内相互协商,去掉不急需且不重要的、重要但不急需的,将成本压到最低。施工过程中,30518钻井队结合多年来的钻井模式和特点,充分发挥网电钻机和区域化钻井优势,采用“公司——井队——班组”层次化管理模式,建立举措落实“绿色通道”。在拿到每口井的设计之后,按照甲方和公司要求,结合地质、定向井等单位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分析,制订施工方案,优选钻具结构,严格措施落实。在施工过程中,班组人员精心操作,关键岗位尽职尽责,值班干部全程监控,对重点施工井段加强值班力度,并在司钻房设置钻井技术监控记录本,对钻进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程序安全、有序、高效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施工措施,通过合理确定钻井液排量、定性处理泥浆前搞好短程起下钻修整井壁,完钻后更换常规钻具通井,大排量循环、小排量巩固井壁,充分保证电测成功率。加强三级固控设备的使用,控制好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尽量避免因固相含量高而大量排放钻井液或大量加水,提高责任心,加强钻井液的过程监控,尽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钻井液性能失控等技术措施的执行,克服了同台丛式井主要存在的井径控制困难、井眼清洁问题突出、电测成功率较低、钻井液排放受限等技术难点。

  营1丛式井组属于老区加密开发井,防碰井极多,防碰井口数多达130余口,且防碰距离较近,设计多为双靶点,由于井场大小限制,井身轨迹多为三维剖面,要保证中靶需要,就加大了施工难度,防碰是关键中的关键。施工的营1-斜89井最大难点是防碰问题严重(20余口防碰井),二开直井段首先下入常规钻具防碰500至560米下入动力钻具增斜,560至835米在下常规钻具防碰,最后下入动力钻具完钻,并在1300米后将井斜由26度降为零度,并稳斜完钻,稳斜段长达700米,增加了施工难度。面对严峻的防碰形势、复杂的井身轨迹以及井下多变的情况,在开钻之前,黄河钻井五公司30518钻井队队干部与定向井工程师一起讨论研究,优化井身轨迹,施工中严格按照轨迹钻进,重点防碰井段加强值班力度。钻进过程中勤搞短起下,施工过程中严密观测磨阻情况,24小时井控坐岗,加强职工对防碰问题的忧患意识,最终顺利交井,机械钻速达到39.3米/小时,是这个台子井中机械钻速最高的一口井,且电测一次到底,井身固井质量全优。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