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15:21:00 作者: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我要评论
记者熊波 摄
武汉说唱团的汉味喜剧《海底捞月》,因其再现60年来跨时代悲喜交加变迁的共同情感,加上包袱笑点十足,在武汉三镇和省内各地连演70多场,场场满座,创下我省戏台佳话。国语版《海底捞月》则邀来全国观众熟悉的武汉演员赵卫国和郑志方合力献演,该剧目前正在封闭排练,即将于5月19日在武汉剧院首演,5月21日在湖北剧院与武昌的观众见面,随后前往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全国巡演。
打造“国语版” 全国观众买账吗
“方寸麻将,打开一剧之本创作时空;海底捞月,捞出六旬街坊苦辣酸甜”。汉味喜剧《海底捞月》的演出,无论男女老少,各个都看得聚精会神,而且都在阴差阳错的闹剧中,不由自主的捧腹大笑,领会到这个喜剧凸显的难忘岁月。该剧自演出以来场场爆满,不到两个月时间票房就达到200万,如此杰出的成绩也让陆鸣有了将该剧向全国推广的想法。
有业内评价,即便今后若干下一代,对于建国后一家子的历史坎坷一无所知,也可以让他们去看《海底捞月》,来重新领略这段历史。武汉说唱团团长对于《海底捞月》的剧本改成普通话版、走向全国市场的信心也由此而来,“这个剧本放到全国去,观众的情感是相通的。要知道,武汉的60年,就是全中国60年的一个缩影,大的背景都是一样的,讲述了太相似的经历。《海底捞月》写了最平民的大众生活状态,越是小人物,越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这就保证了它在全国巡演的质量。”
全国观众会对这部戏买账么?陆鸣表示,“在武汉,只要是说唱团的戏就必定有票房,然而在外地,说唱团的名气还没有出去,我们还缺乏经验。所以这次也特别邀请了全国观众熟悉的赵卫国来演主角,他也是武汉说唱团的一员。普通话版本走出去绝对没问题。”
脱去方言外衣 魅力会否减弱
最新的国语版《海底捞月》脱去了“方言”的外衣,目前每天都在不断的精打细磨,希望成为一个全国观众都能欣赏的剧目。初步定在在武汉仅仅只演出两场,目的是让武汉观众“看个新鲜”,让大家提前检验一下《海底捞月》国语版的质量。
有观众也担心,“将武汉话改编成普通话,该剧的魅力会不会就散失了?”最近两天,本报记者也在武汉剧院观看了两场不带妆联排。普通话版本的剧情没有变化,赵卫国、李道南等演员的台词进行了相应的改动,比如剧中“喜达倒了”,改成了“喜晕过去了”,“蛮有板眼”改成了“很有能耐”;“打麻将毛痞”换成了“打麻将耍赖”……汉味减少但京味明显增强。赵卫国的表演尤为突出,他和大兵一起演出笑剧《夺宝熊兵》的舞台经验,对于角色的掌控能力非常自如。而且他本身是相声演员,也是一个包袱接一个包袱的往外丢,让人观看时感觉节奏很是紧凑。
而关于武汉特色的方面,记者注意到,热干面、豆皮等武汉一些有特色的小吃,老武汉的民谣,在剧中仍旧保留,也会让武汉本土的观众在观看时倍感亲切。
记者 黄丽娟
演出时间/地点:
5月19日 武汉剧院
5月21日 湖北剧院
电话: 82802188 82803288 88873004
武汉演出网:www.whycw.com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