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1 18:33:00 作者:黄云灵 来源:浙江在线·浙商网 我要评论
马云和陆兆禧现场交接班
浙江在线·浙商网5月11日消息 (记者 黄云灵) 昨天的杭州很忙。先是马云与李连杰合建的太极馆开关,柳传志、任志强等一众大腕到场恭贺;后是电子商务生态圈Party之夜暨淘宝十周年晚会开演,黄龙体育馆被堵得水泄不通……
一年一度的5·10阿里日及淘宝十年生日宴会对于阿里人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当晚的晚会亦是高潮迭起。
马云“潮装”开唱引爆全场后,第二次登台便发表“最后演讲”:“就像姑娘盼着结婚,到了结婚这一天,除了傻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马云在晚会现场正式宣布,“从今晚12点开始,我将不是CEO。”
同时,新任CEO陆兆禧接过接力棒,称将“传承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责任,传承开放公平的互联网精神。”陆兆禧表示,未来阿里将从服务走向体验,同时坚持传承创新,并继续发挥阿里巴巴引以为傲的执行力。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马云一身潮装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晚会现场气氛第一次冲到高点。
当晚马云戴着黑色圆边帽、大黑框眼镜,身着银色上衣和黑色七分裤,上来便是一曲高亢的《我爱你,中国》,激情澎湃的高音和嘻哈装扮引起场阵阵内尖叫。随后,马云又以周华健的《朋友》再度点燃情绪,与现场三万群众齐声高唱。
记者从庆典现场了解到,晚会共分为开篇、全景篇、消费者篇、C类卖家篇、B类卖家篇、合作伙伴篇、美好未来篇以及尾篇,全面展现了电子商务时代整个商圈的工作生活场景。而现场表演嘉宾除阿里集团员工外,还有众多阿里的合作伙伴,如银行、物流、网商等。
马云卸任CEO最后演讲:相信年轻人就是相信未来
晚会现场,马云还正式卸下当了14年的阿里巴巴集团CEO职位。“我期待这一天很多年了,”马云说,“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马云表示,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还有人没搞清楚PC,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来了。而变化的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
“不是变化的时代,年轻人,轮不到你们,”马云鼓励现场的3万多合作伙伴和阿里年轻人,“十年以前,看到无数伟大的公司,我们也曾迷茫,我们还会有机会吗?坚持、执着、面对变化,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无法改变昨天,30年后的今天,是我们今天这帮人决定的。”
马云还笑称,解决不老不糊涂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信年轻人。相信他们,就是相信未来。所以,“我将不会再回到阿里巴巴做CEO。我回来,也没有用,你们会做得更好。”
马云同时也“交代”了日后生活的重心:明天开始,我将有我自己新的生活,我是幸运的,在我48岁,我就可以离开我的工作。48岁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明天开始,生活将是我的工作。”马云称今后将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教育、环保等等。
新任CEO陆兆禧接棒:未来做好体验、创新和执行力
在卸任演讲结束之前,马云引见了以陆兆禧为首的阿里集团新的管理团队。尽管消息在3月11日已经公布,但这才是44岁的陆兆禧正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CEO的时刻。
身穿朴素白衬衫的陆兆禧与马云在雨中紧紧拥抱,随后,他带领阿里集团管理团队站上舞台。
陆兆禧表示,阿里巴巴走过了13年,最值得坚持的就是使命和价值观。未来阿里将从服务走向体验,同时坚持传承创新,并继续发挥阿里巴巴引以为傲的执行力。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打造了中国最大的B2B平台阿里巴巴、C2C平台淘宝和B2C平台,并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方面进行大量投入,试图建设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这给阿里集团的管理也带来了挑战,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调整业务架构,成立了25个事业部。与此同时,阿里还在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大量投资,其中最有名的是斥资5.8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因此,陆兆禧将肩负带领实现商业系统生态化,以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疆扩土的重任。
几天之前,马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场活动中表达了他对陆兆禧的信任。马云强调,自己还是阿里董事局主席,对阿里巴巴负有很大责任,也深爱这家公司。但陆兆禧“做他自己就好,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就好,”马云说,“即便阿里的前面有个坑,我也由他去跳。这是信任。年轻人比我们厉害,我这个年纪跨不过去,说不定他就能跨过去。”
据悉,从销售人员起步,陆兆禧陆续承担过阿里巴巴集团几块核心业务的全面管理职责。公开资料显示,陆兆禧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历任阿里巴巴B2B广东销售创始人、支付宝公司的创建总裁、大淘宝公司总裁和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CEO以及集团首席数据官(CDO)等职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