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2 13:15:00 作者:这次四川芦山地震后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做公益是每个人的责任
记者:这次四川芦山地震后,大量公益慈善组织积极筹集款物、开展救灾工作,其作用引人关注。可以说,公益慈善精神已越来越深入人心。您如何看待公益事业?
李连杰:公益这两个字,应该理解为公众的利益,包括你的利益和我的利益。公益行为是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起的责任。壹基金一直要推动的就是尽我所能做公益。这也是壹基金的立足点。
在我的理解中,公益和慈善又有一些不同。慈善往往是看到别人受难,我们觉得要伸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是给予型的,不是义务。而公益是包括你、我、他所有人的公众利益。比如,我们的环境污染了,饮水不健康了,公众利益就受到了损害。所以,做公益其实不是一群有物质基础、有爱心的人去帮助他人,而是尽责任去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维护公众利益。尽我所能做公益,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
做公益要各尽所能形成合力
记者: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壹基金第一时间参与了救灾工作。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5年间以您的所见所感,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救灾工作有哪些变化?
李连杰:从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到四川芦山地震这些大的灾难来看,政府的救灾工作越来越专业,反应越来越迅速,而且动用的力量越来越大。事实上,任何一家公司、一个社会组织都无法像政府那样调动各种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忘我牺牲的精神去救灾,政府是救灾的主导力量。
同时,舆论导向更加精准,信息沟通也更加及时。我们可以看到,报纸、电视台、网络的报道都更加理性和冷静,包括不断呼吁让开生命通道让专业救援人员进去,及时公布灾区需要的物资等,可以说救灾因此更加有序了。
此外,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帮了大忙。最简单的例子,通过微信,物资的调配、接收、仓储、分发以及人员之间的联络、衔接变得更加及时、快捷、畅通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