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没优秀文学作品想要电影繁荣不可能

2013-05-14 08:44:00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优秀文学作品 电影产业 张艺谋和 电影人 电影圈
[提要]张艺谋总算出声了。《三枪》躺着中两枪  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可能名字没取好,卷入制片人张伟平和导演张艺谋的“分手”纠纷中,躺着都连中两枪。除了文学,张艺谋还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是“技术革新”。

  张艺谋总算出声了。近日,张艺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时,间接解释了为何与张伟平分手,同时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再当制片公司的“摇钱树”了。

  从年初开始,电影圈一直在传张艺谋与张伟平分手的小道消息。8月,张伟平接受媒体采访,证实与张艺谋分手,并委屈的表示,几个月了,张艺谋一直不接电话不回短信,张艺谋没有给他一个说法。9月,新画面发律师函,收回对旗下艺人的管辖权,这些艺人当时实际处于张艺谋工作室的管辖之下。

  张艺谋一直没有出声。

  此次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张艺谋高屋建瓴的谈到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商业与文化的冲突,文学对电影的重要性,如此等等,非常宏观,非常指点江山。张艺谋只是在不经意间,话题偶尔扫到了自身上,也算是间接回应了“二张分手”。

  《三枪》躺着中两枪

  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可能名字没取好,卷入制片人张伟平和导演张艺谋的“分手”纠纷中,躺着都连中两枪。张伟平早前称《三枪》是新画面公司被迫做的一部电影,间接指《三枪》品质差;而张艺谋日前也表示自己本没打算拍《三枪》,是制片公司想挣钱,裹挟他拍了这么一部艺术水准低的电影。

  张艺谋与张伟平合作16年间,张伟平对外一直以张艺谋的代言人自居,张艺谋也从未公开提出异议,甚至还默认。两人分手之后,张艺谋独自面对《经济参考报》的采访,种种回应却与张伟平的说法截然不同。根据张艺谋的说法,《三枪》是他被商业裹挟而拍的一部艺术水准低、叫座不叫好的作品。“本来(我)没打算拍这部戏,可制片公司想挣钱,用小沈阳出演搞商业炒作,就拼凑了一个不成熟的剧本。这真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决定。”张艺谋认为《三枪》是他迄今为止最不满意的作品。“我感觉自己掉沟里了,因为它缺乏文化价值,是商业裹挟的产物。”

  而张伟平在分手之后说:“以后我们不会再做不想做、被迫做的电影,比如《三枪》。前两天《红高粱》的美术曹久平说,艺谋拍《有话好好说》时就曾跟他说过想改编《血迷宫》(《三枪》改编自这部作品)。新画面根本没有干涉过张艺谋的创作,都是他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对比两人关于《三枪》的说法,实在是耐人寻味。一个号称自己是被迫,一个宣称自己被裹挟,但都同意一点――《三枪》是部烂片。这也可以看出,“二张”不愧是曾经合作多年的“好兄弟”,即便分手了默契还在,对电影的审美判断还是挺一致的。

  张艺谋以此间接回应了他为何与张伟平分手。可以看到,张艺谋和张伟平分手,还是根源于创作理念不合,以及投资人对导演的干涉。张艺谋说,投资方对年轻的导演直接下命令怎么做,而对有名气的导演,投资方虽然不敢,“可软磨硬泡更愁人,让你的构思和创作发生扭曲。”张艺谋说。

  张伟平方面完全是另一种说法。张伟平此前接受过多次媒体采访,张伟平一直坚称,新画面从来就没有干涉过张艺谋。张伟平说,他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在创作上给张艺谋很大的自由度。

  9月4日,张伟平曾在接受专访时,直接指责张艺谋电影拍得不好。他说,《金陵十三钗》国际发行惨败,不是因为请的“最好的发行团队”没努力,而是因为“东西不灵,东西太软”。

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