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16:37: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又聪慧勤奋的范冰冰是幸运的。虽缺少电影代表作品,行走在各大国际红毯上的她,依然能轻易抓住众人的眼球。在参加戛纳电影节期间的108个小时内,她马不停蹄地奔波于红毯、品牌代言活动和新闻采访之间,总共变换了11套造型,每一次亮相都保持光彩照人、一丝不苟,完美的华服,完美的配饰,完美的妆容,完美的发型,完美的微笑。而这精心经营的形象之下,必然充满着野心和渴望平凡的悖论。于是在为此次封面故事筹备大片拍摄时,摄影师希望范冰冰能失态一次。“能让我们看一下你哭泣的样子吗?”他问,话音刚落,泪水便已经充满了范冰冰的眼眶。
5月18日出版的《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是这样描写范冰冰的:“她的日常装扮是T恤、牛仔裤、平底鞋和素面朝天。‘只有在外出赚钱时,我才会化妆,’她调侃道,‘否则的话,没门。’”
不施粉黛的范冰冰看上去像极了一位清纯可人的女学生。她的偶像是苏菲 玛索(Sophie Marceau),因为后者完美经营着工作和生活,一个爱人,两个孩子,这是目前状态下的范冰冰不敢奢望的。但成功为她带来了很多悖论,两者集结于一身。这也是一个直言不讳只会为了钱而打扮的女人。或许因为深知美貌的交换价值,她曾向媒体透露自己近乎严苛的护肤秘籍:出门必然打伞;永远抹防晒霜,即便是坐在电脑屏幕前;从不碰咖啡或是任何带咖啡因的深色饮料;每天至少使用两次面膜,一次保湿一次美白,每年使用的面膜多达600张;为了抗衰老,她吃很多的芝麻、牛奶和酸奶。
英国著名媒体《周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旗下的《史黛拉》(Stella)杂志时尚总监Kate Finnigan曾在其专栏“She Wears It Well”中这样写道:“我没有时间或精力或金钱悉心打扮自己,但假设我有的话,我希望最终结果会是像范冰冰那样的。”在任何时装周和大小影展亮相的范冰冰,永远是那样的天衣无缝:没有一根凌乱的发丝“越狱”出头巾之外,没有一件错误的配饰在不应出现的地方,连唇膏和微微上翘的嘴角也始终保持完美,这令人不禁怀疑她是否属于由缺陷和不完美组成的血肉之躯。她像是中国版本的蒂塔 万提斯(Dita Von Teese),优美典雅。“ 但如此程度的掌控是相当拜物的,”Finnigan继而说道,“在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也显得有些难以亲近。”
5月18日,戛纳影节宫(Palais des Festivals)顶层的 Mouton Cadet Wine Bar正进行着一场独家鸡尾酒派对。派对上,范冰冰被授予了首届《好莱坞报道》“年度国际艺人”奖。她将头发编织成高高的发髻,穿一袭Valentino Resort 系列少女碎花拖地长裙,层层叠叠的花朵叫人晕眩。同样晃眼的是她耳垂间两颗巨大的红宝石,它们来自萧邦—她的众多代言品牌之一。在这样一个场合,她将自己打扮成了品牌价值的完美化身。
就在三天前的5月15日下午6时,2013戛纳电影节如期举行。影节主办场馆前的马路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手持长枪短炮的记者与热情的游客。前一日还是蓝天白云阳光泛滥,可开幕当天却已变天,海风夹杂着雨滴浸湿了戛纳。
你若见惯了国内红地毯豪华大气的阵仗,那么戛纳的红地毯着实短得有些让人失望。穿着整齐制服、戴着雷朋太阳镜的法国警察由西至东,将马路上的人群疏散到四周,把场地空出来供红毯明星的摆渡车停放。马路对面的红毯两侧也有一块记者拍摄区,而这里就是戛纳电影节红地毯主战场。法国人的优雅和浪漫也传达给了客人,因为所有记者必须穿着正装进入拍摄区。碍眼的秽物不在,本届戛纳电影节华人明星与往年相比质量有所提升。
国际级别的范冰冰与章子怡自然是国内媒体报道的核心。为了抢两位女星造型曝光的第一时间,某门户网站安排了两组记者,分别守护在两位女星入住的酒店,还未到达红毯,章子怡的短发造型以及范冰冰的粉裙就率先曝光于微博,各种吐槽接踵而至。
切莫认为这场雨会表现出意兴阑珊的倦怠之意,它反而伴随着红地毯的节奏越下越起劲。然而,没有任何遮挡的粉丝区人流涌动依旧,热情丝毫未被浇息。我站在几位在法国尼斯上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间,看得出来他们是有多么渴望在这条红地毯上看到自己喜爱的华人明星。这抹华人之光足够令他们这群异乡人获得片刻的满足与自豪。
范冰冰出场前,张雨绮身着俄罗斯女设计师Ulyana Sergeenko的祖母绿色高级定制长裙出现在红毯的开端。她那深V礼服和复古盘发让很多人误以为她就是范冰冰。国际著名图片交易网站Getty Images上面相关图片的图说至今还是错的。事后范冰冰回应说:“山东姑娘心大,不会在意这些事情。”这件事如同硬币分两面,对于范冰冰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说明范冰冰这几年的努力仍然不够,国外媒体依旧不记得她的长相;另一方面说明外国媒体已经将“范冰冰”看成中国美女的代表,她的名字已然进入记者词库,成为一个形容词。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范冰冰说,早前自己出国工作,总会被人误以为是日本人、韩国人,最后才是中国人。为了向世界宣告自己是中国人,她和团队策划了中国风的红毯计划。到了第四年,她确信已无需用中国风来强调自己是中国人。一位娱乐圈资深宣传透露,范冰冰有那种将红地毯走成自己独孤求败的本事,她总是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对着镜头做着女王的姿势,这就是气场和本事。而这身粉红路易威登礼服,同样来自代言合约。在带有遗憾的评论中,大家还是不太忍心苛责,毕竟她还是美的,她的美还是那么直接和震撼。
事实上,打开Google 搜索框,输入“范冰冰”这三个字,相关关键词很快列出了“范冰冰戛纳”等词条,可见这个中国女星和这座法国南部小镇早已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在数十米长的红地毯上,范冰冰施展“艳压”神功,穿着恨天高,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趟出一条不可复制的路。已经第四年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国际范”,竭尽心力扮演好花瓶的角色。
但是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身为一名电影演员,四年参加同一个电影节的范冰冰,却从未因为自己的电影作品。她的身份之一,是欧莱雅的全球形象大使,而欧莱雅又是戛纳电影节的主要赞助商,为品牌站台合情合理。
在接受采访时候她也坦诚透露,第四年来戛纳了,每条街道都很熟悉,甚至有些害怕来戛纳。这意味着她要想自己穿什么(虽然穿什么都会有人质疑),每天要赶将近10 个通告,除了参加活动就是接受采访和拍摄大片,公关公司安排的每家媒体采访,是以15分钟为单位的。被叫了多年“范爷”的她,也有了示弱撒娇的时候。“做范冰冰很难很累,做人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也不至于每次都有这样的恶言吧,感觉有些无奈。”她甚至无奈地表示:“穿什么都会被骂,不知道这些人哪来的怨气。”
从范冰冰下飞机起的108个小时内,她在戛纳电影节期间的公共亮相中总共有11套造型。某时尚网站针对这11套造型做了一项调查,其中支持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参加《好莱坞报道》颁奖派对时的Valentino窜花礼服、宣传电影《绝地逃亡》时的Elie Saab白色连衣裙、萧邦珠宝活动时的Ulyana Sergeenko淡蓝色深V礼服。从这三者对范冰冰的重要程度来看,也不难发现她的良苦用心。这三场活动分别代表着国际荣誉、电影本身宣传和品牌活动,她将自己开发到了极致,戛纳虽然没有成就范冰冰的国际影后之路,却让她成为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个绝佳平台。
《好莱坞报道》的杂志编辑总监Janice Min在当晚发言中说:“我们在全球所有艺人中寻找最佳艺人,范冰冰这个名字无疑是最引人注意的,她每次在国际舞台上的曝光都让我们惊喜。她现在就是国际化的时尚符号,这一点从她代言的国际品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也能看出来。所以她成为最佳国际艺人的首位获奖人是非常实至名归,这个派对是属于她的范冰冰之夜。”
不明真相还在质疑范冰冰为什么没有电影作品参与还能走红地毯的群众这次可要认清楚,除了品牌代言之外,范冰冰终于带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在中美合拍电影《Skiptrace》(中文片名《绝地逃亡》)发布会上,范冰冰再度穿上Elie Saab战袍。虽然早前参加奥斯卡时的那件礼服让她尴尬至极,却依然不影响范冰冰对Elie Saab的钟爱。电影预计9月开机,明年上映。范冰冰将饰演成龙的侄女,戏份非常重。她为一雪“酱油”前耻,主动要求打戏。发布会开始后,两个人一见面就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在大哥面前表现出活泼女孩一面,并对着国外的媒体朋友大喊“Jackie Chan”。他们的合照成了第二天各大网站的焦点图。如果说《钢铁侠3》让范冰冰很没面子,那么接下来的《X战警》和《绝地逃亡》则让她有了资本扬眉吐气。
如果说张雨绮在戛纳电影节开幕红毯上山寨了范冰冰,那么范冰冰在萧邦派对上的礼服(与张雨绮出自同一设计师)则是山寨了自己。萧邦是范冰冰参与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范冰冰与萧邦结缘于第63届戛纳电影节,此后她曾多次在公开活动上佩戴萧邦珠宝和腕表。而随着她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日渐提高,到第66届电影节时她已经成为品牌的全球代言人之一。
近几年,范冰冰摧城拔寨般地拿下了路易威登、奔驰、酩悦香槟、巴黎欧莱雅以及阿迪达斯三叶草等国际一线品牌的代言。以品牌代言人身份亮相电影节,她更是显出“范爷”气场,“这跟经济与消费能力倍数增长有关,很多国际品牌看重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让自己的品牌在中国影响力更广泛,他们就需要一些好的传播者,自己就是这身份。”而越来越多的品牌代言是否让她有“登顶”的感觉,她则自信的表示“中国人早晚要登顶的”。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今日的中国矛盾重重,纷扰不断,但其国际影响力同样与日俱增。人们愿意去回忆范冰冰的“ 龙袍”、“中国瓷”和“仙鹤裙”,一方面是中国元素让她走进国际视野,一方面也暗示着国人当代寻根的急迫。移情至她,唤起了大众对盛唐时代的美好回忆。
一定要这些刻板印象才能代表中国吗?不一定,范冰冰就可以代表中国。她是当代东方审美的巅峰,她在西方红毯的多年打拼,早已把她的脸与中国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即使时刻身处风口浪尖、受万人诋毁,她亦能闲庭信步,因为她既是国际的,更是中国的。(《周末画报》提供图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