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阿卓录《云贵高原》 两大师操刀心灵回归曲

2013-07-01 16:41:00    作者:   来源:新华娱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云贵高原 阿鲁阿 青藏高原 黄土高坡 大师
[提要]继时代歌曲《青藏高原》、《黄土高坡》之后,我国第三大高原之歌——《云贵高原》即将问世。作为一名云贵高原走出来的青年歌手,阿鲁阿卓在演唱这首歌时融入着自己对家乡的独特解读。

  继时代歌曲《青藏高原》、《黄土高坡》之后,我国第三大高原之歌——《云贵高原》即将问世。近日,总政歌舞团青年歌手阿鲁阿卓走进录音棚,录制新歌《云贵高原》。据了解,《云贵高原》由著名词作家王晓岭联合著名作曲家印青联合为她量身打造,其创作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高原的传说在哪里,在火塘边的故事里;火塘的故事在哪里,在阿爸的歌声里……”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从悠扬柔美渐进到活泼欢快,歌词在朴素中饱含深情,展现了云贵高原的“神韵”之美。再加上阿鲁阿卓清亮、独特的嗓音,与拿捏准确到位的情感表达,仿佛将人们带入了美丽的云贵高原,让要求严格的印青也连呼满意。

  王晓岭和印青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由王晓岭作词的歌曲《当兵的人》、《阳光路上》、印青作曲的《走进新时代》、《江山》、《天路》、《西部放歌》等均为时代经典。而阿鲁阿卓的这首《云贵高原》,更是让印青称之为“近年来最满意的”得意之作。

  据透露,《云贵高原》二人为阿鲁阿卓量身打造、前后共花费一年多时间才完成。之所以选择云贵高原作为题材,词作者王晓岭表示,相对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坡》歌曲中明朗简洁的内容,云贵高原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大的的聚集地之一,歌曲中更多的是表现少数民族的风情和传说,回旋式的歌词结构则象征着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精粹的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而曲作者印青认为,在歌曲的内涵上,相比《青藏高原》对景色的赞美,他在《云贵高原》中加入了更多精神层面的表达,希望能表现出云贵高原的“神奇”之处,而且回旋式的曲式结构让人感觉旋律始终未曾结束,让歌曲在丰富的意蕴中不断延伸下去。

  作为一名云贵高原走出来的青年歌手,阿鲁阿卓在演唱这首歌时融入着自己对家乡的独特解读。录音时,她摒弃了唱法和技巧的局限,融入了最纯粹的情感,展露了最真实自然的声音,并且在许多地方加入了很多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阿鲁阿卓表示:“对于这首歌曲,我并没有简单的用一种赞颂之情去演唱,而是更注重于对‘心灵回归’的一种表达,现实生活的人们难免会有些浮躁,而通过这首歌曲我想要用我的歌声带领听众们去到云贵高原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净土,以达到一种心灵上的静雅。”

  在投入了情感和心灵的演唱下,阿鲁阿卓把新歌《云贵高原》演绎得灵动饱满,唱出了云贵高原深远的意境。她的表现让在现场监听的印青和录音师都连连称赞,印青说:“她表现出来了我想要的感觉。”

  尽管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阿鲁阿卓却仍十分认真敬业,有时候印青和录音师都觉得已经很好了,但她认为还有提高的空间时,就会主动要求再录一遍,希望达到最好的录制效果。

  (来源:新华娱乐)

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