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1 16:10:00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我要评论
国产电影对于“话题”的营造能力以及对观众的了解细分程度,是扬长避短获取票房佳绩的制胜法宝。
我也是被话题推进院线的――如雷贯耳的《富春山居图》和后来骂名居上的《小时代》。奇怪的是,这两部影片中被诟病的内容空泛、炫富拜金、过于商业等为主流舆论所唾弃的元素,并没有引起观众荷包的反感。这不是观众更宽容了,而是娱乐性和话题性的热度主导了院线经理们的排片选择,至于艺术性、故事性就只能居于次要位置了。
随着观影经历的丰富,当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都能“打开电视看电影”、夜夜“佳片有约”时,走入电影院花钱看电影的消费动机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为了“话题”去消费的出现引人关注――这不同于简单的“炒作”,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舆论话题持续性的能力。话题持续能力越强,就会越明显地体现在影片的吸金能力上。例如当年《阿凡达》的火爆就有两大因素:一是3D电影的视觉效果是在家看电视所无法体会的;二是话题热度高,大家都在谈论时,你插不上话会略显尴尬,就有补课的必要了。《致青春》成功制造了一个关于“青春怀旧”的热度话题;《小时代》,把流水账似的校园故事讲述得像电视剧一样狗血和MV一般的光怪陆离,但营造了一个时尚潮流的持久性话题。数数片尾字幕里,有多少家高端的时尚品牌热情赞助;搜搜网上商城,有多少家店铺的同款服饰仿品正趁此热卖。我们也就晓得,影片的话题影响力将绝不仅仅是票房好看那么简单。
暑期来临,年轻的中学生、大学生逐渐成为观影的主体人群。电影票虽贵,但相比其他的社交方式的成本还是划算的。花钱来到电影院买的不是独自正襟危坐的仪式感,而是在一个冬暖夏凉又经济的社交场合,大家一起啃着爆米花来吐槽的快感。当看电影成为类似在餐厅吃饭的固定消费习惯时,餐厅掌勺的厨子是谁固然关键,但无论是老牌周食神还是第一次下厨的“小四”,他们都要给足吊人胃口的噱头或者倒人胃口的谈资,才能哄你带朋友去下馆子,至于是不是文化艺术的视听飨宴也只有自己的胃知道罢了。
做网络营销的朋友有句玩笑话:“求求你骂我吧,别不踩(睬)我”,玩笑中透露出娱乐时代的话题价值:不怕片子烂,就怕没人睬!国产电影在制作水准和质量上短时间内超越好莱坞是不现实的,但国产电影对于“话题”的营造能力以及对观众的了解细分程度,却是扬长避短获取票房佳绩的制胜法宝,这才是“烂片”能够迎来“票房春”的契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