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8 18:03:00 作者:王涛 来源:东营干部下派网 我要评论
我在农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农村生活是记忆深处的温暖。2011年的4月1日,我有幸成为东营市市直机关第16批下派干部的一员,正式进驻利津县汀罗镇曹家村。
告别市局机关工作的单纯、规律和舒适,投入到火热的农村生活之中。当奔走在已经变得陌生的田野,当视线漫过这依旧贫穷的乡村,当面对仍然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我的内心冲撞几乎溢出满眼的泪水……
路漫漫其修远兮,从进驻曹家村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一名实实在在的村民,从头学起,从头做起,从新开始。
生活篇:小子学圃君莫笑,种葱埋没随百草
刚到村里的时候,我发现住的门前挺空旷,于是就趁着赶金盆集买了几十棵葱,在院子里种了一排,闲来无事浇浇水,照看照看。这些葱也很争气,几天就长得又高又壮,做饭时拔上一棵,极是方便。有时候忙起来,连着好几天也顾不上它们,偶尔去看一眼,照样生机勃勃。这倒真是应了 “哭不死的孩子,旱不死的葱”的老话啊!
一天傍晚,老家的几个表弟来看我,我正准备施展厨艺,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大肆耍弄一番,发现葱花没了,就叫一个表弟去拔棵葱来,他出门找了一圈,没找到,大声问我“葱在哪儿?”我答道:“在门口西边一排呢,这么明显都看不到!”他继续找,楞是没找到。嘿!真是奇了怪了,难道被鸡啄羊啃了?!我关小炉火,冲出门去直奔葱地,借着朦胧的月光,终于在一片苍翠碧绿中找到了孤零零的那几棵葱。原来前几天的一场小雨,茁壮成长起了大片植物,草丛包围了葱丛。我匆忙拔了一棵,拿回案板上刚切了两刀,锅里的油又着火了,表弟们一片大呼小叫。幸亏我还算沉着冷静,把菜全倒进锅里,扯了几片葱叶子也扔了进去,抓紧拌几下,边擦着汗边朝他们怒吼一声:“没见过爆炒吗?”,先是鸦雀无声,接着哄堂大笑。
饭后,表弟们一致勉励我“厨艺精进、味道香醇,就是菜的模样有些发黑”,我正待发作之时,还是小表弟会说话,“嗯……可能是酱油放多了些,还更好吃了呢!”
工作篇:调研先行明思路,因地制宜做文章
驻村帮扶,首要抓好调研。进驻曹家村2个多月来,我们工作组走访了40余户87位村民,与村两委座谈3次,组织召开了由村两委、部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座谈会议1次,基本摸清了曹家村基本情况,同时也看到了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一是电路改造问题,该村电路于1997年8月建成,受当时条件限制,电路比较简单,加之乱拉乱扯和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是水管改造问题,现阶段全村自来水供应虽然基本可以解决村民吃水问题,但是由于在铺设管线时没有充分论证,布局不够合理,部分自来水管线影响本村修路规划;三是道路铺设问题,全村主干道中尚有2.3公里为土路,急需进行铺筑硬化;四是产业结构问题,全村绝大多数村民以种棉为主,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旦棉花价格下落,棉农将会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破解瓶颈,更需因地制宜。经与村两委座谈商讨,工作组制定了《曹家村帮扶规划》,并得到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村子要发展,基建打头站。下一步我们工作组将以电路改造、水管改造、道路铺设三个方面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曹家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村民要致富,特色是出路。针对该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我们走访了村里的葡萄种植户荆学功,了解了他在葡萄种植、管理、销售和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实地考察了村庄现有土地状况和葡萄供求市场预期,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对有葡萄种植意愿的村民由工作组和村集体进行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
学习篇:农事村事无小事,学有所得以致用
向理论学习。工作组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每天坚持收看中央新闻联播、东营新闻、利津新闻,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全县工作大局,每周五下午集体学习县工作队《工作简报》及上级领导关于下派帮扶工作意见精神。通过学习张秋波书记4月16日在盐窝镇新合北村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我深刻认识到,干好下派帮扶工作,并不像自己原先想象的“送钱送物,盖房修路”那么简单,而是要“强基”更要“固本”、要“扶贫”更要“扶志”、要“输血”更要“造血”,真正实现所帮扶村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向实践学习。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机关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与农村产生距离,若仅仅靠书本知识或是墨守成规去干工作,不是水土不服就是眼高手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入驻伊始我们就立即着手展开工作,对村里的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村容村貌,走访干部群众,体察村情民意,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既结合了我局的的职能优势和承受能力,又考虑到村情民意的实际情况,既让群众看到帮扶工作实实在在的效果,又夯实打牢了长远发展的基础。
向群众学习。“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曹家村绝大多数是种棉户,4月春耕伊始,村民们都早早起来,到自己的承包地里松土、施肥、浇水,撒播他们一年的希望。我每天晨跑锻炼的路两侧就是这些农田,绵延数里。起初,村民们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后来,大家渐渐熟悉起来,就开始打起了招呼,聚在一起相互攀谈。到现在,我跟村里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十分熟悉,原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我也对农作物的播种收获、防治病虫害、除草灌溉等庄稼活有了大致的了解。
结语篇:来日方长显身手,勇创佳绩写春秋
在驻村帮扶的短短几个月里,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村里人永远不会夸夸其谈,他们是那么淳朴善良勤劳。村民们既把我们看成是上级来的干部,又把我们当成兄弟,甚至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刚下的鸡蛋、新蒸的馒头让人不忍拒绝。两天不见,村民就会念叨;三天不回,就会想得慌。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下派帮扶工作圆了我内心深处为乡亲们做些事的梦想。以后,我们要还更加努力,汇聚自身和四面八方的力量,真正解民之忧、帮民之困、急民之需、做民之盼,让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过上好日子。
心很近,路很远,我们都要努力向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