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父亲手写近12万字书信 做儿子的指路明灯

2019-08-28 11:05:00 来源: 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作者: 李红佳

  开栏的话:教子有方 家风传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引导与家庭的熏陶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如今,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

  时隔两个多月,回想起婚礼上,父亲将八千余字的书信交到自己和妻子手上的那一幕,魏伟依然感动不已。他说:“那是父亲写给我的第26封信,是给我们最好的结婚礼物!”

  26封书信近12万字,写出魏一江对儿子的拳拳之心。作为东营市技师学院的副教授,在学校,他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在家庭里,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

  自从儿子魏伟上大学以来,他用手写书信的方式,鼓励儿子坚持学习、明确人生规划,做孩子的“良师”,也做他的“益友”。去年,魏伟博士毕业,通过我市“双百引才计划”进入东营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工作。

  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指挥家

  “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而不是规定、限制他的成长。”魏一江说,从儿子小时候开始,他就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带孩子外出增长见识。

  魏一江经常给魏伟买书,和他一起阅读优美的诗歌,启发孩子形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和求知探索的欲望。魏伟在小学时就看完了《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魏一江还时常带着儿子到各大高校转一转,感受大学的氛围,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热爱学习、考入高等学府的种子;也会带他去一些城市景点,了解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孩子进行正能量的教育。

  “孩子学习没让我操过心!”魏一江说,在孩子学习方面,他一直持“放养”态度。小学、初中时,魏伟从不带作业、书本回家,一回到家就去踢足球、打篮球,高中时下晚自习回家还看体育节目。对此,魏一江没有批评,而是充分信任、尊重孩子。“他在学校学习效率高,利用课余时间就把作业完成了,也从没上过辅导班。”魏一江说。

  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下,魏伟以文科621分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 书信成父子沟通的好方式

  在许多父母看来,考上大学之前应该对孩子进行严管,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可以让孩子适当放松。魏一江没有这么做。恰恰相反,他认为,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人生更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对孩子的引导。

  从魏伟进入大学学习,魏一江就开始了与他的书信交流。在信息传送如此迅捷的今天,身边许多人听说他给孩子写信,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太过传统,甚至落伍。有朋友直言:“这都什么年代了,打电话、发微信、发QQ信息这么方便,还用写信吗?”魏一江不这么觉得。他认为,写信是最充分、最持久、最可重温、可追忆的一种交流方式。

  在魏伟刚入大学、准备考研、准备考博等重要节点,都有父亲的书信相伴。那一封封信,一行行字,是他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从紧张的高中生活,到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我担心孩子会失控,会放纵自己,通过书信的方式适当进行引导。”魏一江说。

  在写给魏伟的第一封信中,魏一江写道:“进入大学校门,只是求学生涯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他给儿子分析就业形势,鼓励孩子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以踏实的努力和勤奋去实现理想。

  在世界读书日和“五四”青年节来临前,他在书信中告诉魏伟要增强“责任、爱国、先锋”意识,勇担责任。魏一江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必须要有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意识,不只是为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

  在儿子大三思想情绪有波动时,魏一江鼓励他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改变自己的心态,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他写道:“面对无法回避的坎坷和挫折,我们最需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有时思维方式和心态一变,局面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在魏伟21岁生日之际,魏一江开诚布公并地指出孩子身上的不足,帮助他完善、提高自己。

  在考研、考博的紧张复习阶段,父亲的书信更是“定心丸”,帮助魏伟缓解了心理压力,让他感受到家庭的关爱……魏伟告诉记者:“爸爸的书信时常会附上考研考博的注意事项、个人培养计划、如何与导师相处等,给我很多很好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

  魏一江每晚都会上网了解儿子所在大学的动态,以及其他有关高校的新闻。书信中,校长做的报告题目、学生考研占座、学院负责人对研究生的寄语等很多细节,他都信手拈来。当然,信中也不乏对学习方式方法的转换、养成好习惯、注意安全、待人接物方面的叮嘱,可谓事无巨细。魏一江还会给魏伟寄去几首歌词和自己创作的诗歌,让儿子在其中体味父母之心,学会感恩。

  在魏一江的引导下,魏伟大二就明确了考取硕士研究生的计划。以英语第一、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研究生,享受到三年学费全免的优惠政策。研究生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的博士,跟随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从事灾害救援医学方面研究。

  2018年,博士毕业的魏伟回到东营工作。魏一江嘱咐儿子,一定要摆正心态,从零做起,从零学起。

  传承好家风 传递正能量

  翻阅魏一江在婚礼上交给魏伟小两口的那封信,里面有对职业规划的指导,有对精心经营婚姻家庭的建议,特别强调了要心怀感恩、注重家庭教育、建设书香家庭等,还分享了两首诗歌《我希望》和《致橡树》。苦口婆心,读来发人深省。

  说起家风家训,魏一江用“与人为善,宽厚待人,学习进取,责任担当”16个字进行了概括。

  在给魏伟的书信中,魏一江多次强调“德”的重要。他写道:“人最终的发展与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学历和学问,而是习惯和境界。”“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才,但不能没有德。厚德才能载物。在一个群体中生活,要多‘舍’,少‘得’。”

  为激励魏伟不断学习进取,他写道:“人有高尚的追求,并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去努力实现追求的目标。这样的生活是充实的,是有价值的,也是快乐的。”“没有憧憬和理想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但只有憧憬,没有行为的人生,是虚幻的人生。”“作为学生来说,不能只学书本,只在学校里学,而是要主动了解现实、适应现实。”

  魏一江叮嘱魏伟在工作中要勇敢担当。他在书信中写道:“作为所在单位的新生力量,没有理由懈怠、放松,要尽快熟悉工作,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多出成果。”“在工作上,多干一点,多付出一点,多思考研究一点,干得精细一点,效果更好一点,是理所当然的自我要求。”

  父亲的书信对魏伟的影响很大。每一封信,魏伟都视若珍宝,完好地保存着,时常会拿出来读一读。他说:“我感觉每一封信他都写得很用心,是我学业、生活上的指路明灯。我从心底里感谢父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