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文明力量 成就魅力东营——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0-08-17 09:51:40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商雅雯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中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金字招牌”。

  作为一座极富活力的年轻城市,东营已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文明城市。站在新起点,如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为摆在东营市面前严峻的现实考验。

  如何破题,东营顺应发展趋势、顺应群众期盼,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当务之急,理清发展思路,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档升级,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凝聚共识 攻坚克难勇向前

  创城是一次大考,比拼的是勇气,考验的是担当。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城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与“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十大改革攻坚”精准对接、一体推进,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重点工作指挥平台专题调度。明确市级领导同志责任分工,实行市领导督导县区(开发区)、创城网格、重点项目制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构建全方位责任体系,市创城工作专班综合协调、靠前指挥,各区、开发区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战场作用,市直主要职责部门积极作为、一线指导,市、区两级网格单位定期开展环境清洁、不文明行为纠正、突出问题排查等工作,全市上下相互补位、心劲合一,各方责任实现有效衔接。

  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区环境提升、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生态环境提升、文明出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文明旅游提升等“十大行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

/

  围绕优化人居环境,组织实施违建临建、餐饮油烟、背街小巷等专项治理,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81.09万平方米;推进无内涝城市建设,实施67个内涝严重小区应急排水工程、68个沿河小区雨水就近入河改造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脏治乱改旧集中行动,清理生活垃圾52.4万吨、农业生产废弃物11.6万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开展公路(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分批推进140个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提升;推行环卫保洁机械化湿扫作业,城市主次干道机扫率、扫水率均达到95%以上,城市主次干道深度保洁率达43%;围绕优化公共秩序,开展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狠抓重点交通违法、城市交通拥堵等源头治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30余万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同时,为确保创城工作落到实处,东营市建立立体化督查体系,创城工作作为专项考核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形成市领导督查、代表和委员视察、创城工作专班日常巡查、市民“小喜鹊”巡防、媒体“啄木鸟”监督、纪委监委问责等“七位一体”监督体系,让创城工作随时处于监督之下,有力确保了责任落实、问题解决。

  共治共享 上下同心齐发力

  创建为民,人城共进。在文明创建这个大工程中,东营市始终把群众力量作为根本所依,坚持人民群众唱主角,广泛动员市民群众参与创建、支持创建。

/

/

  深化网格化管理,东营市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优势,将创城指标纳入网格责任,向基层增权赋能,实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让6000多个网格、6100多名网格员成为城市管理的中坚力量。推进精细化管理,对商业街区、学校周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交通秩序、旅游出行、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逐一列出问题单子,一个一个对标治理,不销号清零决不收兵。

  全市上下闻令而动,集聚力量,精神再提振、力度再加大,持续推动创城工作走深走实。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发挥优势,开展送万福进万家、青年奉献文明城、寻找“最美家庭”等特色活动,倡树文明新风;选拔“五老”志愿者、基层干部、居民代表等组建市民巡访团,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有效衔接,直达一线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增强了整改实效;实施“文明东营·共建共享”行动,开展“融融一家”文明共建、“小细节大文明·我爱我的城”等系列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坚持油地共建、城乡共建,建立油地联席会议、文明单位与村结对共建等制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地推动了全民创建、全域创建。

/

/

  创城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处处都是主阵地。东营区将城区划分为600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1个志愿服务队伍包靠,监督创城任务落实;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动110个社会志愿服务团队服务对接130个城市居民小区,全方位开展文明城市宣传活动。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40万,依托公园广场等常设志愿服务站点38个,组织实施市级志愿服务项目1300余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万次。

  市民是创城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在举手投足间播撒文明,在点滴细节上彰显文明,为东营市创城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守正创新 长效创建成常态

  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如何使创城工作常态化是一道必答题。为此,东营市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提升群众幸福感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有力增进群众福祉。

  ——统筹谋划“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设施布局,构建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

  新生湿地之天然柳林。

  ——加大湿地保护开发力度,综合治理广利河水系,实施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使湿地景观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

/

  ——优化政务环境,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改革,建立“1+12+N”流程再造制度体系,精简优化流程,打通数据壁垒,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5%。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5个县(区)中心、41个乡镇(街道)分中心、1483个村(社区)实践站以“讲、评、帮、乐、庆”为主要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2万场次,服务群众145万人次。

  ——东营市围绕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交警指挥中心大数据系统及监控系统,认真落实“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要求,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这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文明创建工作,都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举措,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东营这座年轻城市散发更多文明魅力。

  在此过程中,东营市始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有1人、20人、43人、19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省级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山东好人之星,崇德向善蔚成风气。通过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涌现出全国文明单位8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全国文明村镇12个、省级文明单位300个、省级文明校园15个、省级文明村镇131个。

  改善民生暖心聚力、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东营市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道路上的收获颇丰,而这些触手可及的美好,也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更富活力、更具魅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