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特高”澎湃新动能 “比学赶超”激扬新活力!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观摩重点项目扫描

2020-11-30 14:32:32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葛铸聪 周广学 于中平

  11月27日至28日,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举行。从温暖如春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到高效运转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车间,两天的时间,现场观摩了44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成色”如何?对东营未来发展的意义何在?

  “通过项目观摩,我们看到了‘新’、看到了‘大’、看到了‘特’、看到了‘高’,‘四新’项目多了,‘老树发新芽’项目多了,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势头有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正在显现,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通过项目观摩,大家看到了干部的先进理念,看到了干部的优良作风,看到了干部的专业水平,看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看到了‘双招双引’的新成效,开发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开始显现,各县区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推动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显著增强。”

  市委书记李宽端在观摩总结评议会议上的讲话引发大家的共鸣。

  两天来,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议,一路交流、一路思考,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大家一致认为,尽管今年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困难挑战明显增多,但是这次观摩的项目明显好于往年,每个县区、开发区都有新变化、新发展,令人十分振奋。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展现出东营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更描绘出东营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的美好前景。

  坚持“工业为主、企业为尊、集群发展”,积极支持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上项目、快发展,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威联PX二期及PTA项目,都是拉长芳烃产业链的龙头项目,下游可带动发展PET等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对于东营市加快改变油多化少局面,构建油头化身高化尾的石化产业格局,具有战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利津县的利华益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产业链协同互补、上下游一体化,ABS树脂、苯乙烯等“六大项目”一体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完整、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ABS/PC、PC/PMMA等共混树脂一体化生产基地,创出了骨干企业带动集群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广饶县的齐成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是现有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代表,由生产半成品蜡油、石脑油、燃料油转型生产国内紧缺的食品级白油、航空煤油等石化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将有力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垦利区的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区项目,实施新醛、新羟等8个项目,将加快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推动龙头企业与入驻园区企业协同配套、产业链接,形成集群效应,标志着东营市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加速膨胀期,加快向500亿元产业集群迈进。

  垦利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石大胜华、石大富华强强联合,共建产业园,一次开工5个产业协同配套项目,后续跟进实施7个项目,将形成东营市一个新的产业组团,成为国内最完整和最先进的锂电池材料产业基地。

  适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加快经济数字化转型,打造融合创新生态圈,涌现出一批“四新”项目

  东营区的威飞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是中海油首个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国产化攻关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填补了海洋深水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空白,实现传统制造业迈向高端。配套建设的海洋水下实验室,是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检验检测项目最多的水下实验室,将为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亿维针状焦碳材料联合装置项目,依靠创新驱动,建成国内产量最大的高端针状焦生产装置,在石墨电池材料、军用钢材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成为业内的领跑者。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泰特尔新材料特种环氧树脂项目,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建设,效率高、效益高、排放少,达产后将有效减少进口依赖,填补省内空白,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可达38%,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环氧树脂产业基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车兆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央企、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的代表项目,围绕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条,深植“新基建”领域,产品性能国内领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成为东营市新材料产业又一生力军。

  广饶县的恒鹏国家级弹性非织造布研发基地示范项目,生物基透气膜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建设了国内首个绿色环保高端医卫用弹性非织造布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弹性无纺布研发生产基地,将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5G+智慧园区项目,是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区运行的实时监测、系统集成、智能追踪,有效解决了化工园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为全市智慧园区建设树立了标杆,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东营区的龙工场(东营)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用两端落地、双向吸附的方式,搭建本地制造与国际市场连接的桥梁,打造外贸转型的全新生态,为东营市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利津县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围绕创建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基于数字技术和智慧应用,实施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县域治理综合应用2个项目,有力提升了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河口区的鸣翠新天地建设项目,定位为高端新型体验式商业街区,设计理念先进,突出生态特色,集聚8大功能,将成为河口商业的新地标。

  深入实施“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企业技改项目,传统产业工艺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焕发出新的活力

  广饶县的赛轮高性能半钢子午胎智能制造项目,产能为全球单厂最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生产装备,产品达到欧盟标签法A级标准,性能优于国际一线品牌,将打造轮胎智造的“样板工厂”,带动轮胎产业转型升级。

  广饶县的兴达高性能钢帘线技术改造项目,企业独立研发新技术,投资1.2亿元利用现有厂房、现有设备进行改造,高强度、轻量化等高性能产品比例提高15%,将为东营市轮胎提升质量、走向高端提供助力。

  东营区的永利高端油井管智能制造项目,通过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全方位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将加速企业成长,今天的“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将有望成为明天的行业领军企业。

  河口区的瑞致新材料PVC结构泡沫项目,利用自主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深度改造,可有效为下游产品进一步减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形势下,将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力。

  坚持大抓园区、大抓平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大批高质量“区中园”和创新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项目,首创“以院带园”发展模式,由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联合潍柴动力、威孚高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高端研发加上高端市场,必然给这一产业带来爆发式增长,很有希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雅士集团高端洁净空气处理系统及东营医疗装备产业园项目,是东营市一个全新产业的开端,特别是依托广东雅士、华润医疗、北大医疗、复星医疗等国内领先企业建设,未来形成高端医疗装备生产基地大有希望,可与东营市其他医疗、医药相关企业互动,聚合形成新的医疗产业生态。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海豚和海科创新研究院项目,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输出为一体,依托小海豚电商平台和高精尖新能源、特种化学品研发平台,在全国布局1000座加油站,有效解决了地炼企业缺少销售终端的问题,实现了由工业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成功转型。

  河口区的国宏中能碳化硅衬底片及东营先进晶体材料研究院项目,是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主要产品大尺寸碳化硅单晶衬底,是性能优异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高品质碳化硅衬底行业批量生产及装备制造空白。

  河口区的东营航天科技复合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引入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合作开发,建设增材制造、无人机靶机等航天前沿项目,推进航天技术转化运用,是东营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东营区的胜利石油科技创新园项目,打造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园、科技型企业加速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已经有23个项目入驻,是东营市石油装备和油服产业的又一新板块,将为创建国家高新区增添砝码。

  广饶县的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业示范中心项目,已经集聚了6家高端科研院所,还要建设众多创新创业平台。这一项目的建设,将为石化、橡胶等传统产业科技赋能,打造链接技术研发与科技转化的纽带。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有目的地招大引强、合资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变量,实施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积聚起开放发展的新动能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振华丙烷脱氢及环氧丙烷项目,是省“双招双引”项目,由东营市地炼企业与央企合作建设,沿着丙烯链向下游延伸,进一步拓展丰富了全市石化产业链条。项目两期投资273.6亿元,丙烷脱氢装置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脱氢装置,工艺世界领先,这一重量级项目的建设,加快了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的进程。

  东营区的胜利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基地项目,引入胜利油田7个专业院所,承接油田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产业化,实现从研发设计到中试生产“一站式”就地转化,是油地融合发展、科技资源共享的样板项目。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波鸿高速轨道交通车轮项目,搁置了多年的装置重新启用,引进全球高铁轮轴制造行业巨头—德国BVV集团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建立研发中心,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材料-车轮-车轴-轮对”核心产业链,使高铁车轮制造国产化、国际化的梦想在东营变为了现实。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盛铜业新能源高性能电子铜箔项目,引进国内最大锂电铜箔生产企业,盘活了5千吨,引进了5万吨,成功推动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向铜基高端新材料产业链延伸。

  垦利区的东材科技光学膜项目,产业链招商引入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国内最高端的光学材料,打破全球行业市场垄断。

  坚定不移实施融合战略,集聚现代农业要素,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农业农村项目层次更高、产业融合度更深,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利津县的黄河口滩羊产业园项目,采用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建设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辐射带动新增肉羊养殖户1000余户,5年内肉羊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这一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肉羊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蹚出了具有滩区特色的产业振兴新路子。

  垦利区的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融合项目,坚持智慧养殖、数字营销、生态体验、创业带动四方发力,着力拓展以大闸蟹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是农业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是打造黄河口农产品特色品牌的代表项目。

  广饶县的乡村振兴“新六产”融合示范区,实现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科技等深度融合,其核心项目乘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入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东营区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项目,采取建园招商模式,招引入驻农业产业、研发、供应链项目15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有力推动了产业、生态、村庄、农民融合发展、同步振兴。

  河口区的山东农发工厂化鹿茸菇及蘑菇小镇项目,集菌种研发、蘑菇生产、观光采摘等于一体,依托国内单体最大的鹿茸菇生产项目打造主题公园、特色小镇,是产学研结合、农旅融合协同发展的典型。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布局建设智慧渔业、光伏发电、休闲观光三个板块,注重增强观光体验功能,并推动光伏储能加快融合,提高了土地复合效益,拉长了产业链条,节约了煤炭消费,实现了多赢。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河口区的兴河大道及城东湿地建设项目,打通河口城区和利津北部乡镇高速出行通道,进一步完善东营市北部交通路网,对带动北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城东湿地统筹解决城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修复突出问题,实现防洪排涝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水平提升工程,针对旅游资源分散、观览性不足等问题,对重要节点进行修复提升,通过“舟游白鹳湖”有效串联,实现了黄河故道、红滩湿地、珍稀鸟类等旅游资源的集中展现,显著增强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北汊河旅游航道等10个工程,解决出海通道“卡脖子”问题,实现常态化观览“河海交汇”景观,进一步丰富了旅游线路,提高了旅游区承载能力。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资5.3亿元实施9个湿地修复项目,探索形成了河流沼泽湿地修复、盐沼湿地修复、互花米草治理3个模式,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是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的典范。

  利津县的德州路西延暨东津黄河大桥项目,是跨越黄河联通东西、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性工程,将成为东营中心城区连接东吕高速至济南的快捷通道,对“构建交通大格局、融入省会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垦利区的东营天立学校项目,是东营市发展优质民办教育的标志性项目,先进的民办高端私立学校办学模式,将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借鉴,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利津县的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将建成现代化的三级综合医院,是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工程。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区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全面接入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平台,不仅运用大数据实现了四网合一,而且运行体制机制科学合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收到良好成效,为县域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可观全局。

  这次观摩的重点项目是东营市大抓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市委鲜明提出坚持“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以项目论成败”,每年组织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和“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论证会,把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为具体项目。尤其是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下好项目布局先手棋,一批重大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里支持,走在了沿黄各市前列。特别今年以来,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率先实行“两条线”作战,各级坚持工作重心向企业、向项目建设一线倾斜,组织复工服务队下沉指导,建立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等制度,开展“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银行行长走进百家企业”等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谋发展,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全市各级各部门把项目建设作为大竞赛大比武的主战场,担当尽责、奋勇争先,汇聚形成了全力以赴抓项目、一心一意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项目建设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

  数量更多。省市县重点项目824个、总投资3403亿元,比去年增加61个、74亿元;争取专项债项目133个、资金129.7亿元。

  个头更大。今年实施的项目中,20亿元的有18个,过50亿元的有8个,过百亿元的有8个,总投资达2232.9亿元。

  质量更优。既有补强拉长产业链条、推动技术升级、促进产业集聚的项目,也有创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等“以四新促四化”项目,其中,省“十强”产业项目453个,技改项目319个。

  推进更快。截至10月底,35个省重点项目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17.6%,居全省首位;151个市重点项目开工率99.3%,投资完成率97.9%;133个政府专项债项目开工131个,投资完成率86.1%,拨付率100%,支出率77.2%(居全省首位)。

  正是有这样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省第一,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支撑起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必将形成东营未来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