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文洁 东营报道
编者按:12月15日上午,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东营市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标志着全市平安建设迈上了新水平。为全面了解东营市在平安建设中所开展的工作,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系列报道。
近年来,东营区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城市大脑“一张图”统管、全科网格“张网”兜底、民生诉求“一条线”通办的区域社会治理综合体,打破以往社会治理资源分散、网格繁杂、各自为战等“九龙治水”的困境,蹚出了一条区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城市大脑“一张图”统管,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以“一屏统揽、一网统管”为目标,打造治理要素全息呈现、城市体征全周期感知、平战结合应急联动的“城市大脑”,推动城市治理端和为民服务端深度协同。
治理要素整合。线上,将可一线发现问题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可实时接收诉求的12345政务热线系统、可专业化解纠纷的矛调信息系统以及可集中指挥调度的应急救援系统整合归并入中心综合指挥平台,并将火险预警、智慧城管、水文防汛等8个数据平台全部兼容对接;线下,利用区街社区三级网格管理体系近5万人的网格队伍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网格通”“随手拍”实时上传,三级中心闭环流转、快逮处置。
治理流程再造。打造“四联三通双保障”品牌,全面强化党群联动、线上线下联动、部门联动、油地联动,创设4项机制推动治理流程重塑再造,催生“三中心合一”产生化学反应。针对涉及多部门事件,中心与执法、住建、应急等9部门建立派驻协同机制,改变原有部门间接续流转流程,由中心第一时间召集派驻部门协同处理。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疑难复杂问题,建立“1 (常务副区长)+N(分管副区长)”提级会商机制。建立热线、网格、矛调间的闭环流转机制,完善规范受理、即时转办、限时办理、双向核查、满意度测评等标准化制度流程体系,实现各类事件在三中心间的“秒转快办”。建立纪监机关介入监督机制,率先探索将事件处理情况纳入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范围,实行“红”“黑志名单管理,倒逼承办单位快办、实办。
治理平战融合。平时,综合指挥平台第一时间抓取城市管理、水利、生态环境、消防等各类信息资源的智能感知,提前预测预警研判城市公共安全各类风险点,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战时,平台搭建起多渠道信息实时共享、指挥部与现场高效联动的应急救援“数字指挥舱”,助力决策者以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依托应急信息资源库,实现对33类应急预案的一键启动和73座应急仓库、90支应急队伍、566名应急专家的快速精准调度。
全科网格“一张网”兜底,让基层治理更有力
突出党建引领,突出网格主体,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油地统筹、多网合一”全科网格模式,实现千军万马进网格、民生事项全兜起,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民生末梢”。
做实“微单元”。打破油地界限,以党建网格为基础,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16类网格整合归并入948个全科网格,同时按照“1+N+X”模式配齐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统一编码、实名备案、挂牌上岗,打造起边界清晰、覆盖全面、管理灵活的全科网格体系。构建“1+9+N”的扁平化网格管理架构,同步把党组织建到网格,延伸“社区党委一网格党组织一楼栋党小组”治理手臂,打造更有形的党组织建构与网格管理融合体系。制定网格规范建设具体意见,建立网格员薪酬增长机制,设立90万元网格工作考核奖,创新“双星双优”评选激励措施,提标准、定职责、强保障,使网格真正成为有组织、有阵地、有经费、有机制、有服务的基本治理单元。
打造“聚能环”。在全市首创出台《关于开展“四员三沉两提升”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系统推动工作力量、管理职能、服务资源向网格“一沉到底”;以镇街为单位划分建立40个片区管理中心,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7类管理执法力量、178项行政权力事项、60项便民事项进社区入网格;通过“服务延伸+干部代办”,实现与群众最密切的69项为民服务事项家门口“一次办好”。创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精准衔接机制、“格内立项解决一社区共商共治一区级统筹协调”的诉求即办机制和“党群评网格、网格评社区、社区评部门”的逆向评价机制,为网格开展基层治理赋权增能,切实提高了网格横向整合、纵向调配资源的能力。
构建“共治圈”。 推进建设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成立由网格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网格员等共同参与的网格议事会,建立“网格提事、居民议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参与式社会治理模式。建设网格15分钟矛盾纠纷化解圈,打造玉景丽芩、锦城圆诚等18处网格品牌调解室,同时,专职调解员与网格员结成“日常巡访小组”,提前预警矛盾风险点,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问题,提高“法治”能力。创新打造“积分超市”,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内容纳入“居民公约”。加快“智慧社区”建设,今年将玉景社区、锦城社区、中山社区作为试点,通过建设智慧安防平台、布设智能感知设备等手段,推动社区技防水平、治理能力、服务效力大幅提升,强化“智治”支撑。
民生诉求“一条线”通办,让政务服务更有效
建立热线受理、转办、督办、评价、问责长效机制,倒逼热线承办单位快办、实办,打造“接单即办、办就办好、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打造“效率线”。实施“规范提升、流程再造、能力建设”三项行动,让热线问题处理跑出“加速度”。实施规范提升,进一步完善热线受理、派单、办理、答复、督办、办结、回访、评价等操作规程,建立起热线处理全流程闭环运行机制,实现热线处理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联动。实施流程再造,建立诉求分级分类“秒转快办”机制,完善规范受理、即时转办、限时办理、满意度测评等制度运行体系,明确事项按职能职责、管辖权限分办和多部门协办等规则,对水电气暖、积水、考试报名等时效性强的工单,实行“特事特办”、日事日毕,实现一般事马上办、紧急事紧急办、案件类依法办,确保不同诉求及时有效处理。实施能力建设,落实坐席人员岗前培训、每周一训等制度,着力提升“接线员” 队伍能力素质;加快建设“权威准确、标准统一、实时更新、共建共享”的热线知识库,建立区直部门向热线平台推送最新政策和热点问题答复口径、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库的责任机制。
搭建“温度线”。围绕办好办实热线问题,努力将政务热线打造成政府联系群众的“亲情线”, 政务服务的“信息源”。坚持常态化预警分析,用数据说话,对热线受理、办理情况实行日分析、周总结、月通报,为部门履行职责、事中事后监管、解决普遍性诉求、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提前预警。坚持疑难问题协同办,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热线平台主动出击,通过督办通知、现场督办、会商研判等形式汇聚化解合力。坚持主动发现靠前办,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便民市场远、充电桩少等10项市民反映相对集中的民生问题被列入全区22件“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中,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延伸“问责线”。率先出台《政务热线问题受理工作监督保障实施办法》建立热线平台、承办单位、纪检组(室)“三位一体”高效联动机制。“三类问题”双向移交,出台《政务热线向区纪委监委机关移送问题线索暂行办法》,对3类热线问题在移交承办单位的同时移交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办理过程“双线推进”,党风室收到移交件后快速分流至相应部门或镇街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室)随即跟进监督事项办理情况,及时向承办单位问询了解办理措施、办理进度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对办结事项进行明察暗访、核实调查,了解群众满意度,对事项实行销号管理。办理结果问责问效,对政务热线问题办理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纪委监委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通过“纪委约谈”、限期整改、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以及巡察监督、纳入考核等“一揽子”措施督促落实,确保每项民生合理诉求及时回应、有效化解。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