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记者看广饶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承信仰的力量 大众网采访团走进刘集村《共产党宣言》陈列馆

2023-04-26 19:21:0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李彦涵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

  4月24日,大众网东营“党媒记者看广饶”采访团来到位于广饶县刘集村的《共产党宣言》陈列馆,了解那段激昂的红色历史。

  1848年,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共产党宣言》的鼓舞下为求得自身的解放与发展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而在当时世界的东方,处于动荡中的中国同样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1920年上海首次出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后,便在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广为传播,而其中的一本,被当时在济南工作的党员带回了他的家乡广饶县刘集村。时至今日,这本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仍静静地躺在刘集村《共产党宣言》陈列馆中,接受后人的参观。

  《共产党宣言》陈列馆于2012年1月10日建成开馆,占地面积13180㎡,建筑面积2800㎡。纪念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广饶传播、使用和保存的艰辛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党史国史陈列馆,也是唯一的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党性教育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记者们纷纷走进陈列馆,认真了解《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中国和广饶传播、发扬的光辉历程。陈列馆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实践、影响、传承发展为主线,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在中国、在广饶三大部分,共展示图片628件、实物1216件、图画9件。同时,陈列馆创新展陈手段,在图文、实物、雕塑等常规手段基础上,运用最新科技手段,打造了四折幕全三维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空间、中国革命历程大事件AR体验空间等亮点展示,创作了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宣言、陈望道蘸墨吃粽、刘世厚火海救书等场景,增强了观展体验和教育效果。

  在展柜内,采访团终于见到了这本饱经战火痕迹的《共产党宣言》,在书本左下角有着明显的火烧痕迹。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在一次劫难中留下的历史印痕。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在牺牲前把书交给了党员刘考文,刘考文在被捕前交给了党员刘世厚,憨厚老实的刘世厚像对待生命一样珍视这本书。“1944年的腊月十四,这本书差点就要留不住了。”讲解员说,时值日伪军进村扫荡,见房就烧、见人就杀。当时的刘集被烧民房达500多间,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当时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刘世厚义无反顾,宁可丢掉性命,也要抢出《共产党宣言》。他忍着被烧灼的剧痛爬上了屋山墙,毅然地把手伸进化作一团火焰的雀眼,飞快地取出藏有《共产党宣言》的布包,顾不上引火上身的危险,一下揣在怀里,又一次冒着滚滚浓烟转移到了村外。

  新中国成立后,刘世厚仔细地把这本快散架的书装订好,然后用一块蓝布包起来,放进小漆匣里。1975年,在广饶县革命文物征集活动中,84岁高龄的刘世厚将保存了43年的这本《共产党宣言》献给广饶县历史博物馆。

  通过参观,陈列馆的一段段讲解、一份份资料、一件件实物不断洗礼着采访团的众人,不仅让大家不敢忘却那段悲壮的历史,更让大家体会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坚持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上,奋勇争先,阔步前进。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