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第五十五期:生命的守护者

2018-05-10 14:49: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频道 作者: 张小倩

  “1床昨晚用掉了4根管,需要及时补充。”“5床血压有点高,需要注意。”……在东营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二病区内,护士周艳平一如既往的忙碌着,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病人的生命。

帮病人翻身

  只要病人没事 腰疼、腿胀不算啥

  穿上隔离衣、带上隔离帽、换上无菌鞋,早上7:45分,周艳平准时来到了东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监护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不怕脏,清理大小便、吸痰是常有的事情。早上8点30分左右,又到了给患者翻身、拍背的时间,周艳平也忙碌起来。由于病人安置的各种管道较多,翻身前后她们需要认真细致检查各种管道,翻身时还要妥善固定管道,动作轻柔防意外脱管。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需要两到三名护士的协同完成。“遇到胖的患者,甚至需要四五个人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周艳平说,这样的操作她们需要每两小时重复一次,主要是为了促进患者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并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粘附在气管壁上的痰液。

查看仪器数值观察病人的病情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忙碌一天下来,周艳平的身体也是有点吃不消。“腰酸,腿胀。”谈到工作一天下来的感受,周艳平说了这四个字。尽管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忙点、累点,但看到病人康复出院后,周艳平觉得这些都值了。“每当看到病人有自主动作后,家属感谢之余,我也觉得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周艳平说。

  因为科室患者病情相对来说都较重,抢救无效的事情也时常发生。尽管工作十二年,碰到无力挽救的病人,周艳平还是无法平静面对。去年一位7岁的小朋友因为脑炎,在重症监护室二病区住了三年后去世。“看着小朋友的身体在长,却没有自主呼吸,孩子妈妈隔着监护室大门看孩子的眼神,我就很无力。”回想起曾经无力治愈的患者,周艳平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记录病人使用管子数量

  有限的精力留给病人 家长会都是缺席

  在医院,周艳平绝对是一名称职的护士,但是在家里她却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合格的妻子、孝顺的女儿。“孩子六岁之前都在奶奶家,孩子大了才接他过来。”因为工作忙,周艳平基本都是早出晚归,她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病人,陪孩子的时间也就少之又少,就连孩子的家长会也很少有机会去参加。“妈妈,家长会你能去吗?”每次听到孩子这样的请求,周艳平都觉得非常愧疚。“孩子已经习惯了我的缺席。”周艳平说,如今孩子大了,对她的工作也就理解了。

  不仅是孩子,就连年迈的父母,周艳平也很少有时间陪伴。“每次休班就想睡觉,哪都不想去。”周艳平说,虽然距离父母家只有十几公里,但她去的次数却是少之又少,“工作忙,父母也就习惯了,现在基本都来看我。”

与医生交接

  只因喜欢 一干就是十二年

  2006年,从滨州医学院毕业后,周艳平便来到了东营市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谈起当初选择重症监护科的初衷,周艳平打开了话匣。“我觉得重症医学科很神秘、很神圣,也想在重症医学科多学点东西。”周艳平说,2007年选择科室时,她毅然选择了重症医学科。

  因为面对的患者特殊,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身上担子更重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要更全面,周艳平也不例外。“我们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提炼、总结,最后给医生一个整体的评估,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掌握很多综合的知识。”周艳平笑着说,“在重症监护室干了这么长时间,我们都快成半个医生了。”

  一天的采访虽然结束了,但周艳平仍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今天,她仍不知道几点才能下班。她的一天,尽管平凡,但却有意义,一直默默无闻的为生命守护。(记者 张小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