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两线、多点、全域”发展 东营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

2020-03-13 14:29:55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向玲 王艺霏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3月13日讯 (记者 向玲 王艺霏)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扎实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富民”战略目标,东营市制定“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为实施路径,通过项目新突破促进发展高质量,推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培育为旅游品牌,旅游品牌打造为旅游目的地”。

  根据计划,到2022年,全市旅游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旅游总收入突破26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占GDP比重达到4%左右,全市年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旅游发展质量全面提高,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以上,3A级旅游景区8家以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家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到2020年底,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达到80万人次,2022年超100万人次。旅游目的地功能、环境、产品、营销和服务明显提升,“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品牌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不断扩大,东营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按照“两区、两线、多点、全域”的发展思路,突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旅游度假区在旅游目的地打造中的核心地位,立足沿黄、沿海区位优势,构筑黄河入海风景线和滨海休闲度假线,实施多点融合发展工程,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擦亮“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品牌,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两区”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旅游度假区。其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重点发挥“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打造观览“河海交汇”核心产品,以整体保护、融合发展的理念,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大保护,发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龙头作用,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生态湿地景观保护修复工程、“河海交汇”观览产品打造工程、生态研学体验产品打造工程、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中心城区旅游度假区坚持把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旅游目的地,依托金湖银河文旅小镇、天鹅湖湿地景区、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石油科技馆、黄河三角洲动物乐园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打造好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城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酒店、亮化、道路立面整治、旅游标识等硬件建设,提升城区环境卫生、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等软件环境,满足游客深层次、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真正让游客来到东营像回到家一样舒适、温馨、放松,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好,形成风情魅力独特、旅游业态丰富、服务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区旅游度假区。重点实施金湖银河文旅小镇、天鹅湖湿地景区、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石油科技馆布展、黄河三角洲动物乐园改造提升项目5个项目。

  “两线”为黄河入海风景线、滨海休闲度假线。其中黄河入海风景线依托黄河干流所串联的多元一体时空轴线,整合沿线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主题鲜明、串珠成线、以点带面的黄河入海风景廊道,打造国际知名的“黄河入海流”旅游观光线。重点建设“一道四片区”,即依托黄河大堤,打造黄河国家风景道(东营段);以黄河东营区、利津段生态景观为重点,建设黄河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垦利区、利津县沿黄古村落、古遗址开发利用为重点,建设鲁北历史文化民俗体验区;以垦利区农垦农旅资源为重点,建设黄河口农垦文化体验观光区;以河口区黄河故道为依托,建设黄河故道乡野休闲区。重点实施“黄河谣”乡村旅游度假区、天下黄河·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天宁湖国家湿地公园、孤岛大河息壤文化旅游示范区、锦绣河口·黄河故道核心区项目5个项目。
  滨海休闲度假线坚持陆海联动,实现海陆统筹。南起广利港,西至河口区新户镇,整合滨海沿线特色旅游资源,突出“科普、猎奇、体验、度假”四大核心要素,建设以滨海湿地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兴业富民为主要功能的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带,打造山东经略海洋的东营样板。重点打造两大片区,即东部滨海温泉度假区,依托东部海岸线和温泉资源优势,开发海水浴场、海上运动、汽车露营地、海鲜小镇、美食广场等休闲项目;北部休闲渔业区,发挥北部滩涂广阔的地理优势,依托百万亩渔业示范区、康华、通和海洋牧场等产业基础,建设滨海休闲度假区。重点实施金泥湾现代渔业综合区、新汇东海岸温泉旅游度假区提升、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海洋牧场建设河口湿地城市建设5个项目。

  “多点融合”即依托孙武湖度假区、省黄三角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区研学游基地、华澳大地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挖掘孙子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推动“旅游+文化+体育+研学+农业+展会+工业+夜间经济”多业态融合发展,全方位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文化旅游之城、研学之城、展会之城、赛事之城。
  在支撑体系方面,积极构建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特色旅游商品、精准营销推广、政策保障、人才支撑五大体系,为“旅游富民”三年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