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国静
大众网东营12月14日讯(记者 高文杰 通讯员 李聪聪)近日,花官镇生态健身广场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运动健身,乒乓球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器材设施的配备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健身服务;广场周边的宣传窗里,“翰墨花官美丽乡村”书画展正在布展,各类书画作品吸引了不少文化爱好者驻足评论;广场一角,文艺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优美的小调让不少散步群众驻足。
近年来,花官镇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为抓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升文体设施,改善农村文体活动“硬”环境。设立文体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扶持建设文体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圈。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镇综合文化站、生态广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新建改建村级文化大院20处,村级文化健身广场39处,乡村剧场39处,配套数字化农家书屋39个。不断完善各村文化大院图书、健身器材、电脑等配套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集会、休闲、娱乐、健身、求知的良好场所。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硬”环境。目前,花官镇村村建有文化大院、文化广场,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撑。壮大文体队伍,奠定农村文体活动“软”实力。选聘了44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负责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文化大院开放管理、文艺培训等工作,使农村文化阵地有人管、队伍有人建、活动有人搞。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设立文体活动专项资金,组织开展文艺串演、春节汇演、剧团展演、书画展、文化培训等活动,目前,花官镇庄户剧团、舞蹈队等文艺宣传队伍已发展到100余支,成为带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中坚力量。培育文化特色,丰富农村文体活动“多”形式。
立足一村一品,依托农村各具特色的文化基础,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带动作用,通过依托文化大院举办培训班、引导传统文化进校园、扶持挖掘传统文化等形式,积极培育特色文化。来家秧歌、古河道狮子舞、南口丰收锣鼓、前勤吕剧、岳六村舞龙、闫家旱船等30多个文化品牌相继涌现,这些文化品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尹国静
近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占用公共道路晾晒小麦引发的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受害人孙某酒后、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在某公路行驶至王某晾晒小麦路段时发生交... [详细]
近日,舌尖上的东营——黄河口美食认定及系列推广活动在东营蓝海职业学院成功举行。 [详细]
近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山东省2018年第二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东营有51家企业入围。预计全年东营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到204家,较20... [详细]
12月10日,记者从东营市司法局获悉,近日,市司法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市启动“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 这次品牌建设活动主要... [详细]
12月13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寒潮比常年偏晚,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4℃。 受冷空气影响,12月6日至8日东营出现入冬以来第一次寒潮天气... [详细]
12月13日下午,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科教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省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书记李宽端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志远,山东农业大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