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闪耀文明新窗口

2014-12-18 11:5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闪耀;文明;新窗口
[提要]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的部署和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扎实有效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全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着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建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力量、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逐步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活跃和突破性发展,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肯定和表彰。
    大众网东营12月18日讯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的部署和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扎实有效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全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着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建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力量、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逐步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活跃和突破性发展,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肯定和表彰。
    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分行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活动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由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同时还将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文明服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对活动活动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加大对文明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活动开展以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积极运用互联网、LED电子显示屏、网点内等离子电视等渠道对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宣传。积极响应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织发动广大员工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市民,在网格化管理中,我行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网格内的卫生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理念教育,引导员工自查自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保证学习效果要求各网点利用晨会时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员工深刻领会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员工树立遵章守纪、合规操作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规范从业行为,效果明显。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文明单位创建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全行上下立足实际,从日常工作、生活着手,找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改进,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2014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借助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引导员工忠于职守、秉公办事、顾全大局、多做贡献。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考讨论活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使各级管理者和全行员工充分认识不断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员工的一种保护和关爱,更是提升企业凝聚力,规避经营风险的重要环节。
    传承文化 发挥企业文化引领作用
    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分行各类培训班,特别是入行青年员工培训。通过强化记忆使之化为信仰信念、化为思想方法、化为行为规范,渗透到基础管理、风险防范、业务营销、规范服务等各个环节;继续抓好“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等品牌创建活动,把创建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营造全员参与文明单位创建的氛围,以企业文化凝聚精神和力量。
    文明先行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市级文明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积极响应创城工作号召,组织优势力量全力支持创城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网格化管理中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员工利用班余时间清扫卫生死角,为美化城市环境贡献力量;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员工走进幼儿园、学校,向青少年宣讲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升青少年金融素质;在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中,代表全市金融机构迎检,获得省评估组及市政府的认可,被授予东营市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