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集镇荣获山东省首个乡镇级“山东曲艺之乡”称号

2017-09-25 16:07: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频道 作者: 赵妍

  9月21日晚,董集镇获“山东曲艺之乡”授牌仪式在董集镇政府广场举行,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杨帆同志为董集镇授牌。至此,董集镇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此称号的乡镇级政府。

  曲艺被称作文艺战线的“轻骑兵”一把琴、一副板、一面鼓、一张嘴无需布景,无需道具就能赢得观众满堂喝彩。

  董集镇曲艺曲种

  目前,董集镇流传着垦利说鼓书、黄河号子、打夯号子、民间音乐、山东快书、快板书、西河大鼓、威风锣鼓、老吕剧、九龙翻身鼓点等多类曲艺曲种。此外,方言、谐剧改编等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本土特色的曲艺品种也相当盛行。

  董集镇曲艺活动场所

  董集镇将1处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群众曲艺活动场所。2016年,投资42万元,按装121个可寻址音柱,建成了覆盖全镇“广播村村通网络”,定时播放曲艺节目,成为宣传传统曲艺的有利阵地。同时,董集镇还建立了曲艺传承基地有3个、曲艺社区2个,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在董集镇实验学校建立曲艺教育培训基地,并把曲艺纳入学校活动课内容。

  近年,董集镇曲艺结出硕果

  如今,董集镇的曲艺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据统计,董集镇现有文艺协会23支,发展会员300多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垦利说鼓书流传于董集镇官庄村一带,它以独特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董集镇积极将说鼓书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加以保护和推广。传承人周乐凤创作的《报母恩》、《十大劝》等文艺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为鼓励文艺精品创作,董集镇每年定期举办群众文艺汇演,鼓励原创作品,保证曲艺精品文化长足发展。老吕剧《小女婿》、西河大鼓《食疗小曲》等部分优秀作品,多次代表垦利区参加市级曲艺比赛活动,取得了社会效果。

  董集镇咋就能成为“中国曲艺之乡”呢?

  董集镇位于汉代黄河的入海口,自商周时期就有先人频繁的制盐活动。在这里,悠远浑厚的沿黄文明与自然淳朴的民俗风情相互交融,赋予了这座小镇浓重的历史人文气息。早在上世纪30年代,董集镇境内便组建了大大小小的戏班10余个,“董集刘家戏班”更是被《东营市志》列为六大民间京剧戏班之一。

  董集镇始终坚持“以文化人、服务于民”的宗旨,以各文艺协会为支撑,常年坚持送曲艺进校园、进社区、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年度累计开展公共文化免费培训班48次,文化下乡惠民演出159场,消夏广场文艺汇演20余场,极大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时下,董集镇成功创建“山东省曲艺之乡”,将有效促进文化交流、招商引资、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