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7月26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今年,我市“海洋+渔业”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3处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建造和安装工作,完成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建造安装及苗种投放工作,为发展我市休闲海钓打下了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98万亩,捕捞渔船1471艘,现代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30万平方米,建成省级海洋牧场3个,一个百万亩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正在崛起。
据了解,市海洋与渔业局利用渔港渔船和现代化渔业生产资源,推进“海洋+渔业”融合,统筹整合滨海湿地、浅海滩涂、沿海防潮堤等资源,推进“海洋+旅游”融合,重点培育湿地观鸟、泥滩采贝、海上垂钓、渔区观光等旅游业态,举办了全国休闲垂钓比赛、十届赶海拾贝旅游节等活动,开发形成黄河口虾皮、黑陶、苇编等品类丰富的海洋旅游商品,全市休闲渔业基地达到35处,A级景区达到34家。依托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采、石油炼化、石油装备制造等优势资源,充分挖掘现代油城文化内涵,推进“海洋+石油”融合,建成东营胜利石油科技馆,规划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市海洋与渔业局实施品牌强市战略,着力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充分把握我市作为全省唯一河海交汇之地的垄断性优势,以观河海交汇奇观为核心吸引要素,加快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入海”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持续举办黄河口十大名优水产品牌推介活动,黄河口大闸蟹跻身“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行列,成为“中国十大名蟹”,2017年品牌价值达到19.92亿元,发展为东营“绿色名片”。积极利用全国第二大油田所在地的产业集聚优势,重点支持发展海洋工程设计、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工业景观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打造中国石油装备名城。
此外,市海洋与渔业局还规划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海洋宣传教育基地,全面系统展现海洋知识和海洋文化,被国家海洋局批准设立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加快推进16000平方米的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增加了海洋规划、海洋科普、海洋文化等专项内容。持续组织开展6.8海洋宣传日、海洋科普进校园、海洋文化进社区等一系列宣教活动,推动海洋执法船、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增强公众的蓝色国土意识、海洋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浓厚氛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应急警铃竟然不响,在电梯里困了近20分钟,现在坐电梯还害怕。”25日,家住东营区文汇街道公园壹品的胡先生向记者反映了近期被困电梯的“糟心事”。 [详细]
27日,记者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了解到,开发区2018年各幼儿园招生指导意见和招生简章公布,家长8月4日—8日可登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招生平台报名。 [详细]
7月26日,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由东营仲裁委员会主办,市工商联、市经信委、市法制办、山东诚正勤律师事务所协办,利津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服务企业发展座... [详细]
近日,因天气炎热,街头流动人口减少,个别患者用血量陡增,东营市中心血站B型和AB型血液库存已降至最低库存量,B型和AB型临床用血出现紧张现象 [详细]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8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的通知》有关精神和要求,在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市教育... [详细]
7月26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作题为《从石油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