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她】赵建玲:专啃硬骨头 专攻疑难杂症的结构设计师

2019-03-08 16:00: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海报新闻 作者: 贾志远

  编者按:在家里,她们是女儿、母亲、妻子……在工作中,她们是医生、护士、老师……变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她们的生活,总是从一个战场奔跑到另一个战场,在不同角色之间自由切换,汇集柔美与刚强于一身。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东营大众网推出“东营·她”系列报道,为您讲述东营女性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阅读她们的品格,感受她们的魅力吧!

  赵建玲:专啃硬骨头 专攻疑难杂症的结构设计师

  她伏案设计的样子就像一朵静静绽放的百合花,她四处奔波的身影又宛如身披盔甲的“女战士”,她用一份坚韧、一份辛勤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用一份汗水、一份坚持在追梦的路上永不停歇,她说,“关于结构设计这门技术,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知识,在未来,我要带领我的团队迈向更广阔的天空。”她就是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二所所长,一位执着于建筑设计的高级工程师。

  赵建玲求学时期就专攻建筑工程设计专业,自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奋战在结构设计工作一线,作为一名女性,又是结构设计人员,她每天面对的就是钢筋、水泥,还有从无到有的项目施工全过程,“有时候在工地上,女性往往被人忽略,看不起,可是我不服,我既然干这一行,就得拿出实力去说服他们,干好工作。”下基坑,爬架板,走在密布如林的脚手架当中,她习以为常;无论酷暑,无论严寒,她永远随叫随到,亲自上工地现场,对技术问题进行指导,甚至爬到布满钢筋和模板的楼顶,察看钢筋绑扎是否到位,屋面坡度是否合理,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杆件连接是否正确……几十米高的楼上,夏天太阳炙烤,冬天风吹得人都东倒西歪,手脚冻得僵硬,但她从未叫过苦,喊过累。由她本人承担完成的设计项目达200余项,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主导负责设计的项目更是达60余项,建筑面积达60万平米。“我干这行近二十年了,虽然有时候挺苦的,但我从未想过改行,而且越干越有劲。”就这样,赵建玲在结构设计这一行发挥着自己最大的才能。

  在领导和同事的眼里,赵建玲是一个爱“啃硬骨头”人,对于设计这件事她有自己的执着,专门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我记得在2016年10月份,接到通知说广利港地下综合管廊有一个标段基槽要验收,时间非常紧急,当时已怀有5个月身孕的我,毫不犹豫就去了现场,我艰难地爬着用脚手架临时支起来的梯子,下到了深约7米的基坑里,就为了完成验收和检查。”后来接连3天赵建玲都去工地验收,因为操劳过度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她属于高龄产妇,因过度操劳走路太多,导致胎盘下坠,若不及时卧床休息,可能会出现早产甚至更严重的情况。“直到那时,我才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嘱托,请假在家休息了两周。”怀孕爬梯这事她当没发生一样,对家人隐瞒了下来。

  没干过这一行的人完全体会不到这个行业的辛苦,设计工作是体力加脑力劳动的叠加,“5+2”,“白+黑”则是他们的工作的常态,既要做到细致入微,还要开拓创新。“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一让我闲着我就焦虑,我就得在办公室转来转去找点事做。”只要办公室同事们看到她走来走去,就调侃说“赵姐又在找事啊”,她说,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自己身为设计人员的存在感和成就感。2018年,由赵建玲主导设计的河口区中医院医康养综合建设项目,历时两个多月,她却从未休息过一天,就连国庆长假也一心扑在工作上。“河口区中医院医康养项目采用了减震新技术,是我市设计领域零的突破,将为东营减隔震技术应用和发展创立标杆,也将成为我院的结构设计里程碑······”工作时,她一门心思都在工作上,撇下了家人,顾不上家庭。“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了我心目中神圣的工作,我很少照看他们,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也很感谢他们为这个家庭的付出。”

  工作以来,赵建玲年年被评为院优秀职工,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东营市住建委“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更是荣获“东营市优秀职工代表”称号,还获得了多项设计奖项,而这些荣誉都是她用无数个日日夜夜赚回来的,于她而言,实至名归。“每当看到一个个建筑物在东营大地上站立起来,我都倍感欣慰,那是我的作品,那里富含着我的心血和思想,也是我们每一位城市建设者的辛苦和劳累换来的成果。”她说,她很庆幸她选择了这份高尚的工作,她也很骄傲她所拥有的这份建设者的荣誉!(记者 贾志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瑞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