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卞新平:技术“狂”人 工作面前不打折

2019-11-27 14:1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乃馨 唐梦琳

  编者按:山东之北,渤海之滨,这里是东营,黄河入海的地方。“胜利油田”在这里崛起,“武圣孙子”在这里诞生,黄河在这里入海。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青年人,他们具有无限潜力,拥有无限可能。他们是朝阳,充满活力,蒸蒸日上;他们是火焰,炽热浓烈,热血沸腾;他们更是旗帜,迎风而舞,无惧风浪……即日起,共青团东营市委与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推出“i东营·青年说”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分享东营青年的故事。

  提起检察官,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凝重庄严的审判庭,严肃、冰冷是检察官们的代名词。而卞新平则刷新了人们对检察官的“固有印象”,他用技术支撑起“智慧东检”,以“不打折扣”的工作态度开发了30多个软件,以创新探究的精神设计了10余个硬件系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的风采,肩负起了当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11年部队生活磨砺  工作面前“不打折” 

  “人生两件事,一是要上大学,二是要当兵。”2001年,湖南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卞新平在毕业后,选择服役成为一名军人。11年的部队生活越发磨练了他的意志,吃苦耐劳、责任担当的军人本色成为人生的一枚印记。

  2012年11月28日,卞新平来到东营市人民检察院从事检察技术和信息化工作,重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我大学专业是信息管理,后来到了部队里从事别的工作,也渐渐的放下了。来到检察院,基本就是从零开始。”来到检察院,卞新平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设计一个投票系统。面对“全新”的工作任务,他心中虽忐忑不安,但却绝不轻言放弃。卞新平重新捡起书本,认真钻研每一个知识点,连续加班到深夜,从系统设计、框架构建、编写代码到测试,不到2周时间,一个崭新的系统已经投入运用。

  2013年,东营市检察院开发建设侦查信息化系统,原本合作公司已经提出解决方案,卞新平左思右想,觉得部分设计无法和检察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设计方案。“当时对方说只能尽力完成,不能保证程序效果和质量,其实我自己心里很忐忑,但是后来结果证明我是正确的。”

  工作7年来,卞新平从来没有说过“做不到”。为了解决程序问题曾整夜失眠,为了一段代码而焦虑不安,面对自己提出的新方案,忐忑恐慌更是常态,但他却依旧一往如前,迎接挑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青年人就得拿出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

  开发了30余个软件 创新设计10余个系统 

  针对当前检察官在各项监督工作中“线索难”问题,东营市人民检察院与时俱进,计划开发法律监督线索管理平台。

  接到任务的卞新平积极与法律监督工作专班和各业务部门的同事们交流,了解他们迫切的需求,从这方面入手开发建设平台。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完善,平台逐渐成熟,成案率在不断提升,将电子卷宗和文书卷宗成功的接入平台,真正意义上打通了数据壁垒。2019年,卞新平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创新工作,开发出了“AI线索”智能终端,逐步实现三网并行。该平台应用以来,累计全市范围内共筛查线索6200条,重点关注线索162条,留存线索15条,成功线索162条。

  “之前,东营区检察院的同事让我推荐一个软件公司,想要付费做个系统。我说你先拿方案给我看看,要是不着急,我就加班给你开发。但是有一点,咱得在全市推广。”就这样,卞新平又给自己揽到了活。不久后,一个“点单式律师自助系统”横空出世,老百姓可以自主选择预约律师,便捷的同时又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推进了东营市检务工作一体化建设。

  卞新平开发的电子卷宗系统,让律师在异地检察院阅卷成为现实;开发案件进度查询系统,方便律师及时了解案件进程;开发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给企业公司、中介机构在商业交易前提供了明确的参考,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开发的涉案涉案财物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物证的全程记录、实时监控......多个信息化系统不仅改变了东营市检察院的传统办公模式,同时推动了检务工作向规范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七年来,卞新平独立开发软件10余个,合作开发软件20余个,设计建设硬件系统10余个,先后荣获市院特殊贡献奖;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厅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誉称号、全国检察机关网上轻应用三等奖、齐鲁最美检察官、共产党员先锋岗、新时代东营最美青年称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卞新平说。(记者 李乃馨 唐梦琳)

初审编辑:向玲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