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豪饮到细品从奢华到大众 中国红酒消费蜕变

2014-09-12 09:14:00    作者:刘少华 金晓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圣皮尔 品酒师 品酒 葡萄酒市场 中端
[提要][提要]“以前总觉得喝酒就讲究个爽快,可那样喝红酒太糟蹋东西了。西澳葡萄酒产业协会CEO拉里·约根森表示,上个财年对华出口葡萄酒数量的锐减,主要是因为中国反腐政策的推行。

  “以前总觉得喝酒就讲究个爽快,可那样喝红酒太糟蹋东西了。”曾经酷爱“拼酒”的河北人李东云告诉笔者,他现在喜欢上了小口喝红酒,“就像很多人学喝茶一样,喝多了就能慢慢品出味道来了。”

  如今,“红酒品鉴大会”、“品酒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在上海、广州、厦门等地频繁出现。曾经,浅酌一口红酒就能准确说出产区、年份的桥段,只出现在外国电影或小说中,如今,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廉政风,吹倒官场红酒瓶

  数据显示,中国人喝红酒的量在变少。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1—6月酿酒行业产品产量情况”,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产量50.85万千升,同比负增长3.92%。事实上,下滑从去年就已开始,国际知名葡萄酒及烈酒展会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称,中国葡萄酒市场在经历了持续10年高达25%的年均增长后,在2013年消费量出现下滑。

  影响红酒销量的,除了人们对待红酒的态度从“拼酒”到“品酒”,还有八项规定。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和作风建设的巨大决心以及出台的一系列禁令,都让红酒在“官场”没了“市场”。

  西澳葡萄酒产业协会CEO拉里·约根森表示,上个财年对华出口葡萄酒数量的锐减,主要是因为中国反腐政策的推行。

  圣皮尔精品酒业有限公司新任CEO约翰·华金声认为,正常的葡萄酒市场应该呈金字塔结构,高档葡萄酒位于金字塔顶端,但过去中国市场却呈现倒金字塔形结构,许多高档酒都被用于公款消费。他认为,这种公款消费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看未来,平民消费成主流

  当下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动辄上万元一瓶的高档红酒褪去了消费热潮,而大众可承受的中端红酒更受青睐。笔者在酒美网、酒仙网、1号店、京东等国内电商平台的销量纪录中看到,价格在100—400元的中端进口红酒购买量最大,成为了消费主流。

  华金声认为,人们不再消费5000元一瓶的葡萄酒了,但爱酒人士依然可以花费1000到1500元来购买一瓶优质的好酒。

  随着爱酒、懂酒之人逐渐增多,红酒“品酒师”这一新兴行业也在国内悄然兴起。

  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品酒师培训课程。近几年该基金会在中国的培训点数量大幅增长,在短短几年间上升到了53所,超过其全球总培训机构数的10%。基金会CEO伊恩·哈里斯认为,虽然中国市场起步晚,但毫无疑问是后起之秀,相信再过3—5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及行业的成熟度达将到一个新的阶段并趋于稳定增长。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