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疼痛科应用鞘内药物输注系统解除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

2016-03-04 15:45:00    作者:楚云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心医院;疼痛科;药物;输注;系统;接触;患者;疼痛
[提要]4个月前,62岁的常女士因为胆管癌晚期肿瘤广泛转移,腹痛剧烈彻夜难眠,口服及静脉应用多种镇痛药和镇痛方法均效果不佳,求助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门诊。

  大众网东营3月4日讯(通讯员 楚云超)4个月前,62岁的常女士因为胆管癌晚期肿瘤广泛转移,腹痛剧烈彻夜难眠,口服及静脉应用多种镇痛药和镇痛方法均效果不佳,求助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门诊。葛维鹏主治医师接诊病人后根据病人情况建议安装鞘内药物输注系统进行疼痛治疗。在常女士及家属充分了解此项技术的情况下,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手术科兼疼痛科郑观荣主任带领的疼痛治疗团队的讨论和精心准备下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手术后经过逐渐调整鞘内吗啡的剂量,患者的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夜间能够平静的入睡并且可以下床活动,日常生活可以基本自理。

  据疼痛科郑观荣主任介绍,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剧烈的持续性疼痛,8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经受着剧烈的疼痛,严重的影响着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负担,有效的缓解和解除这类患者的剧痛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阿片类药物仍然是治疗晚期癌痛的主要用药,但大剂量口服或静脉使用此类药物后,不但容易迅速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并且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甚至可造成比疼痛更难忍受的影响。鞘内药物输注系统为高效应用吗啡类药物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植入蛛网膜下腔的鞘内导管,术后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调节吗啡的剂量,吗啡直接与脊髓后角和脑组织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而不影响感觉和运动功能。采用此技术给药,吗啡的用量仅为口服吗啡的1/300,而且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可以满足不同疼痛患者的需要。

  近期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已连续为四名癌症晚期剧痛患者成功的实施了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使患者摆脱了晚期癌症带来的剧烈疼痛,减轻了患者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及对癌症的恐惧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为广大疼痛病人带来了福音。据了解,这种新型的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