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比常人高5倍 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

2015-10-26 08:54:00    作者:陈烨菲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抗凝治疗 中风 患者 缺血性卒中 收缩功能
[提要](陈烨菲)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受损的总称,是目前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  姚焰教授认为,房颤患者其卒中及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陈烨菲)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受损的总称,是目前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近日,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姚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卒中近80%都是缺血性的,其中20%的血栓来自于心脏,而房颤就是导致缺血性卒中最主要的病因。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房颤会引起血栓脱落,90%都会造成脑梗,死亡率很高。

  “我接诊过不少四十岁左右的中风患者,主要症状是言语不清、头晕、身体无力,进一步追究才找到病根,是心房颤动在作祟。”姚焰教授说,“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是在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据调查,每6个卒中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姚焰教授指出:“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平常人会提高5倍。由于房颤症状隐匿,不明显,不少患者未能及时发现或及早诊治,长期忽视就容易引发脑卒中。”

  房颤引起的中风更可怕,由于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病发突然,使它呈现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姚焰教授解释说:“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因此瘀滞,久而久之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供血,造成中风。所以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姚焰教授认为,房颤患者其卒中及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不同,预防和减少房颤所致卒中的有效手段是抗凝治疗。

  同时,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房颤患者远离中风也会有帮助。如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遵从低盐和低脂的饮食习惯等,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