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于2015年后建造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空间站

2013-06-13 09:29:00    作者:   来源: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空间实验室 交会对接 国际空间站 空间应用 头低位
[提要]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意味着从这一刻起,我国载人航天的重点将由载人飞船转向建造空间实验室和未来空间站。据介绍,空间站建成后,驻站人员的交替、实验设备的更换和所需物资包括生活用品的供给,都将由神舟号系列飞船承担。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意味着从这一刻起,我国载人航天的重点将由载人飞船转向建造空间实验室和未来空间站。神十成为通向我国未来空间站计划的重要里程碑。现有空间站是什么样的?我国未来的空间站又是什么样子?本报逐一为您揭秘。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揭秘中国未来空间站 2015年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研制、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与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实施空间实验室工程。

  第三步,2015年以后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神舟十号任务还处于第二步当中。据介绍,现在交会对接任务如此重,因为它是将来空间站建造必须掌握的技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火箭可以一次性把空间站打上去,即使能行,效率也不高,未来空间站的多个舱都是在在轨组装基础上完成建造的。

  根据规划,中国空间站工程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组建、建造。

  废气废液要循环利用减少地面供给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空间站是一个很复杂的航天器,我国现在初步的计划,空间站有三个舱段,要运行十年的寿命,技术上的挑战相当大。

  空间站需要有效地补给,代价非常高,因此需要采用再生的方式,追求最高效的可循环的途径。比如人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都要能够处理,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地面补给。

  周建平坦言,有很多的技术,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的,现在还不掌握的。所以在空间站之前还会有空间实验室阶段,用来验证这些技术。

  据介绍,验证了这些关键技术以后,我国会首先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所谓核心舱,它能够提供空间站的控制、供电,包括环境控制、生命保障,数据管理等等。作为控制中枢来管理整个空间站。然后再相继发射两个实验舱,这三个舱是20吨级的舱,在太空近地轨道上对这三个舱进行对接组装,最后构成一个丁字形、T字形的空间站。

  空间站建成以后,一方面是具有航天大国或者强国的象征性意义,另一方面,从经济上、整个科学研究上也要赋予其独特的性能,使其物有所值。

  据介绍,空间站建成后,驻站人员的交替、实验设备的更换和所需物资包括生活用品的供给,都将由神舟号系列飞船承担。

  飞船升空后将与空间站上的专设装置进行对接,实现站船联袂飞行。待完成任务后,飞船能够脱离空间站单独返回地面。

  由于每组驻站航天员只能搭乘运送自己进站的飞船脱离空间站,站上又不能断人,即必须等到下一组航天员进站完成工作交接后方能离站,所以站上至少要设置两个飞船对接口,始终有1艘飞船与空间站联体飞行。

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