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滨南厂井位设计考核提升投资效益

2014-03-22 08:50:00 来源: 胜利日报 作者: 王东奇 许庆勇 孙凯

  大众网东营3月22日讯 2013年,滨南采油厂共投产新井178口,在新井投产数量比2012年少17口的情况下,全年同比多生产原油1.7万吨,投产达标率提高了10%。

  多产1.7万吨油,是滨南厂井位设计工作向更有质量效益转变的印证。

  新井投产效果与当初井位设计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不管钱,不管物,只管几个数。”这句话在地质所工作人员中流传甚广。但是这几个数决定了采油厂70%的投资方向,因设计不好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采油厂的决策部署。

  “新井部署的准确率不仅考验技术人员的能力,更是对技术人员质量效益意识的考量。”滨南厂经营管理科科长王汝泉介绍,滨南厂已经连续14年上产,但是打井难度在逐渐增加,怎样把井位部署得更加准确,成为上产稳产的关键因素。

  为夯实采油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2013年他们制定了对技术人员井位设计质量的考核办法。

  新井投产稳定生产1个月后,根据实际效果和奖惩标准对技术人员进行奖惩兑现,新井效果每月考核1次。投产后单井产能达标率达到70%以上的为达标,超过70%以上的加奖,低于70%的扣奖。单井最高奖励3000元/口,达标率低于70%的,扣奖500元/口。

  “靠规模换产量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滨南厂地质所所长王跃刚介绍。井位设计考核引导技术人员意识向质量效益转变,使投资效益得到最大化。

  工程师杨光在设计滨4-斜9井时,未充分考虑边部一口老井采油较多的影响,导致新井投产效果较差,未达到方案设计要求。放在以前,只要设计被批准,要来井位和投资,不管效果如何,地质人员都会被肯定,但现在,杨光被扣罚奖金200元。

  “自己的一个小疏忽都会导致投资效益变差,深感责任重大。”杨光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深刻认识,研究更加细致,考虑更加全面。后来,在滨2块新井设计中,他充分考虑各个细节,与其他专业人员充分结合,精心落实剩余油分布,部署井位最终均获成功,平均单井获得奖励500元。

  据了解,滨南厂2013年井位设计人员的奖金收入高低之间相差近2万元。

  在考核的基础上,地质所还制定了《新井设计操作规范》,把过往的错误和设计风险点归纳起来,让技术人员注意规避风险,提高井位设计的质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玉青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