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古金钊: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样板”

2020-01-11 12:4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唐梦琳 王艺霏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1月11日讯(记者 唐梦琳 王艺霏)“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提高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加快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任务。”在今年的东营市两会上,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能源局局长古金钊建议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样板”。

  古金钊介绍,近年来,东营市着力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制约因素:一是生态系统面临退化风险。黄河现行单一入海流路,主河槽、滩地与整个三角洲缺少横向连通,绝大部分区域与黄河水系隔绝,形不成地表径流,引起生态系统逆向演替。除现行流路继续淤积延伸外,沿海滩涂全面侵蚀,刁口河故道蚀退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柽柳、碱蓬、獐茅、芦苇等植被不断退化,湿地生态质量降低,生态承载力减弱。域内河流缺少生态用水补给,水质难以彻底改善,对生态环境的涵养功能降低。二是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黄河作为我市重要客水来源,引水量受指标限制,不能满足生态用水需求。我市年均降雨量577毫米,年际变化大,年内降水不均,拦蓄利用难度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3立方米,比全省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的1/8。三是防洪减灾隐患突出。黄河十八户以下靠河的险工控导工程长度23.5公里,仅占河道长度的1/5左右。部分河段主河槽平面变化较大,遇大水可能发生斜河、横河或局部改道,严重时堤防有冲决的危险。沿海尚有95公里无堤防,缺乏抵御风暴潮能力。四是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传统产业占比大,特别是石化产业,存在单体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亟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支撑转型升级。

  为了保护黄河入海口生态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古金钊建议:

  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优化调整黄河入海流路行水格局。研究实施主河槽、滩地及整个三角洲横向连通机制,构建大水系连通工程,实现多流路入海,维持良性湿地生态系统,解决海水倒灌引起的陆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实施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和多样性保护工程,优化保护区范围,推进海陆统筹、河海兼顾、一体化治理,探索河口三角洲生态保护新模式。实施清水沟流路、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工程,推进大小循环水系联通,增加生态用水补给,保持河海生态平衡。建设智慧黄河三角洲平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物栖息地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努力让黄河口更具生态魅力。

  建设黄河安澜示范带。完善黄河三角洲沿海防潮工程体系,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黄河下游堤防建设,解决下游河道稳定和行洪安全问题。实施沿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通过黄河大堤、南展大堤两条生态绿带,串联多片林地、湿地及林果基地,形成沿黄综合生态体系。

  探索石化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坚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重,围绕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核心区,在做强油头,拉长化尾上“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炼化一体化、产品多元化、环境友好化的高端石化产业。积极构筑绿色生产体系,发展“美丽化工”。以PX项目和炼化企业整合为载体,利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保、能耗、水耗等指标先进的石化基地,形成世界领先的全产业链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新样板。

  推进陆海统筹,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津潍、环渤海、济滨东高铁年内开工,加快枢纽机场和港口建设,开通小清河经广利港航运通道,构建黄河入海口枢纽城市。依托黄三角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区,发展黄河流域独具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培植壮大石油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

  挖掘黄河入海口独特文化元素,打造旅游目的地。突出“黄河入海、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景观,推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成为5A级景区为契机,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品牌,打造精品生态旅游路线。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展示体验工程,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馆、世界湿地博物馆,打造全球著名的数字湿地生态系统体验目的地,为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再添靓丽新名片。

初审编辑:向玲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