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湿地城市特色愈显现 生态愈美好

2020-08-24 09:29:49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刘冬辉

  一次旅行是去江南水乡。早餐肉粽配豆浆,虽然理解,但还是习惯豆浆用油条来配。耳朵里满是吴侬软语,在各种风俗习惯的冲击中,悟得:特色,是使一座城市之所以被人牢记的原因;坚守特色,是一地遵循自然与人文发展规律的体现。

  回到东营再看,作为一座湿地城市的她,又是多么特色鲜明!

  渤海之滨,盐碱滩上起新城;三十多年间,新城与湿地和谐共生。2018年10月,在迪拜举行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全体会议上,东营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在着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下,湿地特色正在成为东营的鲜明特色,成为东营市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一张最亮丽的名片。

  特色规划引领湿地城市高质量发展

  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是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基于全面提升东营市城市品质和竞争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高层次城市规划、高标准生态环境、高品质城市建设、高质量城市服务、高水准社会治理五大方面,启动实施了总投资约372亿元的81个重点项目。

  为制定科学合理、精准施策的行动指南,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高层次城市规划正在严格编制中。如围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今年,市自然资源局牵头,聚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家级团队和本地专家力量,组建了“规划工场”,对国土空间要素配置、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城市功能优化、产城融合发展等20余项重大课题开展深入谋划,把市委《关于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中心城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特色、产城融合发展等要求,充分贯彻落实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当中。

/

  城规如绣花,细节见功夫。徐徐展开东营湿地美丽画卷,统筹考虑人、城以及生态的协调发展,重点是围绕湿地城市特色搞好城市设计。

  为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高品质生活样板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湿地城市风貌展示区的片区发展目标,有关部门编制完善了金湖银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坚持以湿地城市总体设计为引领,市自然资源局正在组织编制中心城建筑风貌导则和建筑风貌提升专项规划和中心城照明规划,重点对中心城主要风景道、特色街区、河湖水系、城市门户、景观轴线等重要景观控制区,加强建筑形态、色彩、材质、照明等控制,并将湿地、黄河、海洋、油田等地域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城市风貌特色和文化品位。

  特色风貌源于高标准生态环境打造

  “我们刚从自然保护区那边过来,回来时我父亲提出到荷花栈道来看看,第一次来这里,真是太美了!”近日,在北二路北不远处的东八路路西侧,一大片荷塘引得游客驻车游览、合影留念。凉风习习,荷浪摇曳,荷香四溢,此情此景,何其清爽舒畅!

/

  “这些都是今年新打造的,自南二路至自然保护区,东八路已经基本形成了全长47公里的‘绿丝带’,成为通往保护区的‘醉美湿地公路’。”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勘察设计科科长、东八路/东三路生态湿地工程项目负责人顾国岱介绍,湿地是介于陆生和水生之间的系统,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便是为展现具有东营城市特色风貌的湿地卷轴而实施的,不但湿地修复立足原生态,同时与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风光相融合,打造芦花追日、碧水浮莲、红毯满地的湿地风光。

/

  今年,自驾游黄河入海口成为新风尚,游客们在天然苇荡、浅海滩涂、野生鸟类的湿地特色中,体味到“新”“奇”“特”“旷”“野”的美学特征;

  东三路生态湿地工程成为“金湖银河片区的后花园”,市民抬脚即可亲临湿地美景;

  《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草案)》已完成送审稿和合法性审查,已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

/

  作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依托“河、海、湖、湿地、城”独特的城市风貌资源,立足自身优势,东营市充分利用城市现有湿地、绿地、水面、空闲地、涝洼地,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彰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湿地城市特色风貌。

  最显著的特点是,今年东营市湿地片区建设得到重要突破。今年重点实施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和东八路、东三路、南一路耿井水库周边等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目前,东三路、东八路、南一路两侧及耿井水库周边湿地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细部整治,水、路、景、人、鸟和谐相融的体验式湿地生态体系初步构建形成。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已完成水系和蓄滞洪区开挖、道路路基和东八路东侧、南二路两侧、广南水库岛屿等绿化,达到蓄滞洪条件。

  美丽的城市、温馨的家园,离不开绿色的滋润与呵护。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东营市今年重点实施五干排、老广蒲沟及南一路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嬉水公园、钻井公园等17个公园、广场改造工程,开展中小学绿荫安全疏散区及绿化完善等项目,年内新增绿化面积165万平方米,目前各项目正全面开展苗木种植和市政配套工程施工。

  特色管理助推湿地城市活力提升

  面对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面对着眼未来,东营赋予湿地城市的定语是“富有活力”!

  “实际上,湿地城市建设包含许多内容,除了生态环境方面,城市品质提升也是重点。”市湿地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工作人员顾斌举例说,为防汛打算,今年东营市水务、住建等部门下了大功夫。这包括,重点实施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东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心城11条水系贯通、33处积水点改造和67个内涝严重小区应急排水工程。目前,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东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均达到序时进度;中心城水系贯通、积水点改造、内涝严重小区应急排水工程已基本完工,达到排水排涝条件。

/

  培育湿地城市活力,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需要把精致的标准、宜居的细节、富有魅力的地域文化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全面增强城市品质和活力。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孙家湿地改造提升基本完成,白鹭水世界对外营业;举办了全民健身月网络健身活动、东营市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集中打造了蓝色港湾、万达万恋街、海通路美食街、燕山路美食街等夜间经济集聚区,举办了东营万达广场夜经济潮流文化节、黄河口啤酒美食节,催生了“胜利923”“火车夜市”等系列夜间经济网红打卡地。

/

  培育湿地城市活力,离不开高质量的城市服务,东营市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如,积极盘活城市资源,有关部门将油田小区“三供一业”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与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油田老旧厂矿院落更新改造和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从群众身边事和关注事抓起,补短板、提标准,实施教育、卫生、养老、社区管理服务等项目19项。构建便捷城市交通体系,实施了北二路道路改造、庐山路南延工程、潍坊路(西一路至庐山路)、德州路(西四路至郝纯路)等多项城市主次干道工程。营造宜居城市环境,突出抓好城市扬尘治理,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全面落实扬尘治理六项措施,加强城市公厕建设,年内中心城新增装配式公厕20座,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项目选址等。与此同时,东营市坚持高水准社会治理,把城市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系统整治城市内涝、提升市政设施运行效能、构筑城市安全格局等举措,突出城市安全运行监管,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在水土专家的眼里,湿地是反映黄河治理成效的晴雨表;

  在生态学专家的眼里,湿地是研究生物演化及替代规律的基因库;

/

  在鸟类专家的眼里,湿地是研究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栖息、迁徙规律的特殊区域。

  而在东营人的眼里,湿地之上生新城,新城之中湿地生,这里是生态宜居的所在,是和谐包容、宜居宜业与美好期许的所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