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初秋时节,站在远方眺望,广饶县广饶街道桥头王村美得像一幅画,环境清幽雅致,徽派建筑贝联珠贯,夕阳下,村舍、绿树相映成趣。
桥头王村共34户住户,134口人,2016年,按照“街道主导、群众自愿、企业主办”的模式,桥头王村进行了整体搬迁,村民们不仅住进了联排别墅,硬化道路也通到了家门口。“以前出门都是泥土地,一到下雨下雪天出门太不方便了,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汽车也能开进院子,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好生活呢。”谈到村庄道路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王春荣高兴地说。
道路承担着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为彻底解决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出行不便问题,东营市抢抓《山东省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方案》实施的有利机遇,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列入2020年市级民生实事,成立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推进专班,对各县区、镇街的硬化工程进行定期督导,全力推动项目实施。
工程实施过程中,东营市按照“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好事快办”的原则,把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作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力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截至8月底,全市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已完成470个村的硬化工程,完工率95.53%。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东营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让各村根据财力合理选择混凝土、沥青、砖石等路面材料。对比较小的胡同和不规则的胡同,推广砖铺硬化模式,发动群众自己动手铺设。“明集乡北张村就使用了红砖,村民自发参与进来,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全村胡同铺设。像盐窝镇北岭二村,村集体收入较少,使用了东青高速公路改扩建替换下来的废料,成本比铺砖还便宜。北宋镇高家村则利用旧村台改造的契机,将水泥路换成了柏油路。”利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巴斌介绍。
除了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东营市还把打造特色街巷纳入到“户户通”工程中。走进利津县盐窝镇南岭村,十里“老街长巷”正在火热施工中,为保护、挖掘厚重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丰厚的民间技艺传承,盐窝镇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老街长巷”暨“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建设项目,推进南岭村至北岭村全长5公里主街改造工程,将民间剪纸、老扬琴、样板戏、老石磨等老手工、老技艺、老作坊非遗文化沿街落户,展示历史人文,发扬传统技艺,突出地域特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村容村貌改善了,百姓生活也更舒心了。道路通了、家园美了、群众乐了,“户户通”工程硬化的是街巷,通达的是民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8月27日晚,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对东营进行直播问政,反映我市6个方面具体问题。8月28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问政山东》反映我市问题整改工作 [详细]
8月25日,东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西超带领“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六组,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督导检查“七五”普法工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