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4天 | 九曲十八弯——“黄河颂”摄影展抢先看(上)

2020-10-13 08:26:56 来源: 中国摄影报活动 作者:

九曲十八弯

——“黄河颂”摄影展

序言·崔波

  东经118.5度,北纬37.5度,这是山东东营黄河口镇的地理坐标,这是九曲黄河浩浩荡荡5500公里,一路向东奔腾入海的终点。五千年华夏所流淌的黄河仅此一条,而她滋养的14亿华夏儿女,遍布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有着一个共同的文化坐标和情感归依,那就是遮风挡雨的家。

  今年也是“东营一品摄影节”20周年整,那是令中国当代摄影人士难以忘怀的激越澎湃的时代。20年前,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时期,当时的东营就像是一个文化坐标,吸引了天南地北一帮摄影人聚集在东营,前瞻性地策划了一个与其他地域绝不雷同的大型摄影活动,算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节庆,南方和北方的摄影人在南北文化差异的碰撞中,在一个全新的东营摄影节平台上涅槃重生影响至今。

  这几年东营政府在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全新的文化旅游品牌。文化品牌之风气,是民族精神的表征,同时也是给民族大众精神以启诱。因此通过艺术宣扬什么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进退盛衰,黄河又是中国民族的母亲河,索性我们把这个展览搬到了黄河入海口。回归再出发,这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这次展览的摄影作品成为形象地展现个体认识和观看方式的工具,参展艺术家在年龄上跨越了50、60、70、80、90六个阶段。朱宪民、蔡征、惠怀杰、于得水、黄利平、王攀等等几代摄影人的作品汇集于此,观众能够从每个角度观察围绕着他们的一切,艺术家们所关注的是构造某种无法被观众明确感知的、丰富细腻的、敏锐多变的视觉图像。观众依赖于这些图像,与它们是如此靠近,又如此疏离,介于在场和缺席之间,在作品前调动体验和感受,使得更多的观看、想象、感知得以在“黄河魂”的作品中得以延续。

  这些黄河流域艺术家以黄河为母体,对蜿蜒流淌的黄河,两岸的山川田园给以光影的诠释和演绎,淋漓尽致的将万里黄河从源头至入海口的黄河河道、水利工程、人文景观展现无余。我们并不能够确切知道每个进入展场的观众会如何谈论这些作品,某件作品也许可以为观众了解黄河打开路径,也可借此搭建起观众与摄影的桥梁。这些黄河流域艺术家的深度,在于强调人文关怀,注重生命体验,并把它们当作关注国人生存现实和存在境遇的必然追求。这种重内心体验、提升内在精神、张扬思想价值的艺术特征,是黄河流域艺术家群体的魅力所在。他们的广度,在于植根这片丰厚博爱的人文土壤,融合全球化的优质精神资讯和来自各方的有益营养,提振基于创造的文化自信,整合多种创新力量,开拓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发展之路,积累不断丰富的当代图像财富。

  此番“黄河口摄影大展”,东营人又一次以史学的眼光,在战略的高度,用学术的态度,对前20年来当代摄影历史重新梳理总结,也是对正在发生的新艺术成果的学术再观看。2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寻找东营的影像文化根源,身份和归属感作为一种普遍价值与共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为一个单词:家。也许对这参加这个展览的众多艺术家来说寻根的动力极为显著,但在更大的全球化体系下,不同文化的模式推动了新的实现自我认同的过程和身份定义。这些探索过程中巩固了个人理解,展览中的地景赋予了文化根源新的意象。寻找身份的定义与其过程渐渐透过这些创作而浮现。在这些以黄河为主题创作基底的作品中,艺术家们又重新创造了他们对家园的理解。

  不知道这个活动是不是首次跨地区黄河流域影像精品的大荟萃,但一定是一次您走近华夏民族祖先、了解中华民族在母亲河的摇篮里繁衍生息的难得机会!

  黄河总要入海,我们一起回家!

  邀请展图赏

  《黄河百姓》专题· 朱宪民

  《黄河流年》专题· 于德水

  《大河上下》专题· 惠怀杰

  《西北偏西》专题·吴平关

  《天上黄河·亘古的梦》专题· 蔡征

  《滩区故乡》专题·黄利平

  《两岸》专题· 刘恩科

  精彩回顾

  倒计时15天 | 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2020黄河口(东营)摄影大展

  倒计时10天 | “中国东营:黄河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像传播”研讨会

  倒计时5天 | 2020黄河口(东营)摄影大展报名展抢先看

  本次活动由富海集团独家冠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