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职工是企业存在的根基,职工培训则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2020年以来,东营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关于推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部署要求,大力构建“大培训”工作格局,全力打好“战疫情、稳就业、提技能、促发展”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将企业职工培训列入了“2020年全市民生实事”;为突破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成立了全省首家开放式办学、市场化企业化运营的“渤海工匠学院”;在全省率先围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改项目开展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多部门联合培训实训,2020年全市开展企业职工培训19772人(不含以工代训)。
健全工作机制 构建大培训格局
“设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是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的新路径,在有效解决企业培训能力不足问题的同时,源源不断为各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而且,根据岗位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按照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确定,符合申领条件并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补贴标准分别为5000元和10000元。”市人社局培训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0年,东营市先后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0年培训计划》《关于做好企业职工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政企共育”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专账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就业技能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培训配套文件,为着力提高培训层次、质量和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建立了培训工作“周调度”制度,通过强化调度督促,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构建“大培训”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共同推动职业技能行动。
同时联合市应急、退役军人、残联、民政、邮政等部门出台了行业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市、县级人社部门联合应急部门举办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班20期961人,联合住建部门举办建筑专题培训班8期418人,联合工信部门举办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2期61人,联合邮政部门举办快递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2期100人。通过与部门联合举办专题培训,不仅扩大了培训项目和参训对象范围,而且改变了过去技能培训工作主要靠人社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和运用各部门资源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创建工匠学院 立足特色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是深入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点,充分发挥企业培训的主体地位,是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稳定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为了更好的培养产业工人,培育企业职工东营市成立了渤海工匠学院。填补了东营市企业在职职工高端培养平台的空白,成为全省首家没有“围墙”开放式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
“2020年,渤海工匠学院紧紧围绕石化、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办项目制培训班40余期,培训学员近2000人。”渤海工匠学院培训部部长李来智说。他告诉记者,学院成立以来,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组织开办了山东金岭新材料有限公司骨干技能人才培训班、东营宝丰公司管理人员技能项目提培训班。同时,学院紧盯全市新上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组织培训,开办了华泰化工集团重点技改项目技能人才培训班、威玛石油钻具公司重点技改项目技能人才培训班、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技能人才培训班、东营市安诺其分散染料项目技能人才培训班、中海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升级改造技能提升培训班等5期培训班。按照市直部门各行业的实际要求组织培训,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办了东营市高危行业企业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班、山东万通集团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班、垦利炼化企业安全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班、东营电力行业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培训班等10期培训班。服务于企业紧缺的工种组织培训,开办了全市工业自动化控制技能提升培训班、东营市餐饮业“鲁菜师傅”培训班、东营市汽车维修(电控)骨干技能人才培训班、东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能研修培训班、东营市俊源公司骨干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东营市计量检测与质量控制技能提升培训班、东营市有色金属行业技术骨干技能提升培训班等7期培训班。
为推进实施东营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走出去”在淄博莱茵科斯特双跨培训中心举办了2期智能制造骨干技术人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本地化的智能制造工程师,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围绕推进“双招双引”重点工作,开展“就选东营”大学生素质提升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吸引更多大学生人才优先选择到东营就业。面向国瓷材料公司举办的全市首场“就选东营”大学生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应届高校毕业生4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6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达6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